水泥紅糖的變化沒有任何特效加持,就那麼平平無奇的在空間轉變了成一色澤細膩的紅黑色糖塊。
二百斤紅糖聽起來很多,其實就是一個半米左右的正方體。
隨著浮腫病的進一步擴散,紅糖這種定量供應的東西越來越少見。
家裡要是沒有嬰兒或者孕婦,基本上沒有資格購買。
但就算是有以上兩種人員存在,供應的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少。
這還是京城的情況,已經遠遠好過外地。
所以當狗洞裡的紙牌上寫著能供應好紅糖的時候,差點把整條黑市巷子都給驚動了。
寶根提供的紅糖色澤發黑顆粒分明,晶瑩剔透,是再好不過的紅糖。
這是一個戴著大口罩光腦殼的中年人給出的評價。
黑市裡有人認得他,解放前這是東城這一片百貨行當裡的名人。
他既然說這個糖好,那就是真的好!
五塊錢一斤。
幾乎是當時黑市上紅糖的最高價。
寶根不光收錢也換其他物資,糧票最好。
1960年,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艱辛,但住在六十七號大雜院的林家卻似乎反而有了些起色。
隨著寶根烈士子女的證明落實,他的戶口也終於落到了林家名下。
每月十五塊的補助金也從地方轉到了京城煤炭部門來發。
林靖遠已經提乾,陳玉華又調了新的好學校,解衛軍馬上也要參加培訓班進行提乾,家裡算得上有三3.3個人在拿工資。
其中三個大人的工資還超過了平均水平。
家裡真正沒有收入的隻有柳茹茵和兩個小的。
這是院裡所有人都知道的情況。
所以當林家孩子又開始每天吃三頓的時候,院子裡乃至胡同裡的人都不覺得奇怪。
這種情況讓寶根逐漸失去了繼續鑽狗洞去黑市交易的欲望,因為用處似乎不大。
自由自在的好日子過了四五天,終於有人發現有個漏網之魚在外頭晃蕩。
四月十五日,陳玉華帶來了學校的通知。
【景川學校將於五月四日在景山公園展開建校典禮。】
【而各年級報名過的學生從四月十六日起提前入班學習。】
【初中部三個年級在九十一中,小學部四到六三個高年級在東高屋胡同小學報到,而一年級到三年級則是在騎樓橋附近的一棟樓裡上課。】
這棟樓屬於中xuan部,寶根這幫豆丁背著書包進去的時候還得經過門衛。
紅磚小樓有三層,每三個單間打通成為一個教室。
二年級在二樓,實驗班甲班在最東頭。
而臨時增設的二年級丁班教室,在紅磚小樓一樓的後麵。
寶根看得出來,這裡原來應該是個會議室。
“嗯,不錯,比其他三個班都寬敞。”
這是寶根對新教室的第一個印象評價。
隔壁三個班,每個班都是五十人滿員編製,唯有他們丁班隻有四十三個人。
現場來報到的小屁孩嘰嘰喳喳的鬨個不停,讓寶根聽到了不少八卦。
例如他們這個班本來定的人員名額其實比現在更少。
剛來到新環境的八九歲小孩們,都按照彼此熟悉的程度分成了好些個小圈子。
寶根所在的這個小圈子裡就有五個人。
他自己、梅子,劉思敏和關泰山,還有一個宮愛珍。
宮愛珍到底沒能去成實驗班,因為她的節目沒經過審核。
不過她也蠻看得開的,再見到寶根幾人也來到丁班後,她笑的比誰都開心。
八九歲正是貓憎狗嫌的年紀,這說明這個年紀的小孩都很活躍。
前頭整棟樓都已經安靜了下來,就他們這邊還在嘰嘰喳喳的鬨著,大家很快就玩熟了不少。
尤其是幾個小圈子裡領頭的孩子,為了在新地盤樹立威望在竭儘全力的爭辯。
寶根幾個在一邊聽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