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換下來,謝欣月準備用這個燈泡做個小裝飾品,於是讓楊興民幫她洗一洗放著。
可楊興民洗著洗著就發現,這個燈泡的形狀咋就那麼與嘴巴合套呢?
他就是一時好奇加手癢......。
“嗚嗚~哼~哇~~嗚嗚嗚~~,”嘴裡含著個燈泡的楊興民在手舞足蹈,可誰也聽不清他在說什麼,大家都看著他樂。
醫生和護士見家屬都來了,讓楊大爺簽了字,就開始處理這個燈泡。
彆說,六十年代的醫生雖然沒後世醫生那麼要求細致嚴格,但辦事效率還是很強的。
護士用力掰開楊興民的嘴,不知是啥油灌進嘴裡,醫生在楊興民的下巴骨頭縫裡紮了一針,疼的楊興民嘴巴瞬間張到最大。
“嘣~,”燈泡被完整的拔了出來,但楊興民的下巴也脫了臼,下一秒又被醫生一抬手給安了回去。
“哎呦~~~。”
手術結束。
一共七秒。
一屋子人笑罵不斷,楊興民臉上訕訕的,笑得有些不太自在。
謝欣月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急忙借口洗燈泡出去了。
水槽邊,謝欣月一邊笑著一邊清洗燈泡。
“傻子,燈泡都能卡成這樣?”
她笑著笑著眼睛就落在了小小的燈泡上。
咦?
真的卡進去就出不來麼?
有點小小的......好奇。
......
兩個護士死死的壓住謝欣月的手和身子,醫生已經給她腮幫上紮了兩針,但她的嘴巴太小,燈泡卡得比楊興民更緊些。
謝欣月眼淚直流,她此刻是極度的羞澀和難過。
誰知道啊,這麼小一個燈泡是真能卡住啊!
一屋子人都在搖頭。
楊興民在一邊內疚得直轉悠。
寶根看了一眼身邊手有些發抖的解衛軍。
“大哥,你要是真忍不住,那就笑唄。”
解衛軍緊閉著嘴就是不出聲,他怕自己一張口就是一串的“哈哈哈哈哈”。
他手抖了半天才緩過來,吐出一口氣。
“愛情這東西還真奇怪,這倆能在一起還真是天意啊。”
寶根搖搖頭。
“哥,有時候兩個人能在一起啊,他未必是因為愛情,......也可能是因為病情一致。”
“噗~~~~。”
解衛軍沒忍住笑了,還瞪眼拍了寶根一巴掌。
可瞪完眼,他渾身上下抽抽得更厲害了。
......
不愧是新建的實驗學校,每個班中午都能供應一盆稀粥加鹹菜疙瘩,有時候還其他種類的醃菜。
比起司廳小學竭力才供應的那一小碗糊糊湯,這個條件可要高了好幾層。
稀粥小部分是糊糊,大部分是粟米,還帶著大米味道。
這待遇真不錯。
但更好的還在後頭。
每個年級有一個班級名額,能獲得本月的額外食補。
兩個小小的窩窩頭,一小杯牛奶或者甜米湯,一周還有一兩半的水果、蔬菜供應。
這個待遇明顯是對標育英小學那種的標杆班級的。
寶根原本以為學校會直接劃給每個年級的試驗班,可學校方麵大概是為了顧慮乙班、丙班那些家長們的心情,所以決定每月評選一次。
評選優勝的班級獲得本年級本月的這個食補份額。
說白了,這個食補最後還是人家試驗班的。
四月份二年級的食補評選,是考察各班的記憶力。
大約是為了給集中認字記憶教學法提供素材,所以這個月的評選內容是背誦詩詞。
每個年級的每個班都上交三首或以上的古代詩詞,校方根據詩詞的背誦難度進行打分。
五天後,校方進行抽查。
如果某首詩詞全班有四分之三的人員背誦全過,那麼該班獲得這首詩詞的評分。
每個班級總分排在第一的獲得這個月的食補資格。
換言之,哪個班背的詩詞越多越難,最後的得分就越高。
聽到這個消息,二年乙班和丙班當即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