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根的提議讓伊老師解決了心裡的疑難,他便徹底放開了自我,儘情的沉浸在了這些美妙的音符裡。
一個熱愛音樂的老父親親手教自己的乖女兒唱歌,估計每個老父親想到這場麵都會熱淚盈眶的。
小姑娘的歌聲確實不錯,可她父親嘛......。
劉阿姨受不了,利落的把這對父女給趕到胡同口,那裡這個時候人少。
寶根沒逃成,小姑娘抓他手腕緊緊的——要死一起啊!
斜陽西下,漫天金紅。
胡同口傳來小姑娘的歌聲。
“昨夜雨疏風驟~~~。”
“紅藕香殘玉簟~~~。”
寶根沒料到身後居然還會傳來喝彩聲。
這都快七點,怎麼還有人來拜訪伊老師?
來人是音樂協會的人,姓羅。
“伊同誌,”羅同誌嗬嗬直樂,“我就說你肯定是故意藏拙了!”
“《采蘑菇》那麼朗朗上口,怎麼交的第二首就是胡來了。”
“幸虧我今天心血來潮親自過來了一趟,否則啊,肯定要被你騙了!”
傍晚夕陽下,伊夏老師的臉看不出來有些發紅。
“是羅乾事啊,這個,我之前已經說了,那個《采蘑菇》大概是我一朋友寫的!”
“哎,怎麼又提這個?”
羅乾事也有些沒好氣起來——這些文化人的毛病真多。
“那你告訴我這人是誰?我把這歌印教材上,總得有個人名吧?”
伊夏躊躇了起來,幫那個朋友起個什麼筆名好呢?
“叔,您那姓韓的朋友叫啥啊?”
寶根小聲的嘀咕。
伊夏也壓低了聲音:“那個叔叔叫韓島,但我也不能肯定就是他啊。”
“那您諧音一下,就用他的名,後頭再加一後綴,什麼君啊、子啊的。反正到時候筆名還回去後,要頭疼的不是您。”
伊夏深深的看了這小孩一眼。
——此子提議深得吾心,但小小年紀就如此......斷不可......。
——不過如今風頭有些不對,那些帶封建糟粕氣息的君、子什麼的都不能用,嗯,有了!
“他就讓我對外說一筆名,叫......島郎。”
寶根正在偷吃零食,聽到伊老師說出的筆名,差點沒把零食末噴梅子的臉上。
“行吧。”
羅乾事掏出筆和小本子,認真的記下。
“我記下了,那剛才這詞曲......?”
伊夏急忙擺擺手。
“我另外的朋友做的,與主流不太合拍,不太好公開啊。”
羅乾事聞言有些惋惜,但他看了看天色,還是提出了自己的來意。
“那兩首曲子改好的第二版有了沒?”
“哦,在我書桌上,我馬上去......。”
“我去!”
寶根立即自告奮勇飛一般的跑回了伊家。
伊夏修改的兩首曲子確實是放在桌子上的,但那些“島郎”作品也在桌子上。
寶根還是個孩子,在這方麵犯點錯也屬於正常不是。
所以他拿回來的是另外兩份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