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五一節這天,京城舉辦了形式各樣的多種競賽和聚會。
對於教育係統來說,最引人關注的是各中學部參加的優秀團員演講比賽。
這個比賽參與人數最多,獲得的榮譽也最引人矚目。
而在西山療養院舉辦的這場二年級學生藝術慰問比賽,影響就小了很多,甚至報紙上也隻是略略提了一筆。
畢竟這個比賽隻限定了六所小學一個班級參加。
反倒是其他小學年級的各種競賽在報紙上出現的幾率更多。
可這場比賽最後的彩頭卻是最讓人眼紅的那個。
一棟三層合計十五個房間的小樓。
對於二年級的比賽,景川學校的劉校長其實一開始也挺惋惜的。
他們景川小學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校舍問題。
尤其是老師辦公室那叫一個擁擠。
可偏偏景川小學是剛組建的,她看好的幾個藝術老師都還在南方辦手續,時間根本趕不上。
要不然,說什麼劉校長也要好好爭上一爭的。
但劉校長最後還是選擇了理智。
順水推舟的讓最差的丁班去頂雷,就算輸的有些難看,旁人也不會覺得是景川小學差。
畢竟剛建校、又是丁班......。
這樣一來,甲班孩子參加校外活動的記錄不會一開始就蒙上汙點,上頭也不會因此對本校產生不好的第一印象。
可誰知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
二年級丁班的那些同學居然在演出現場搞了一個大的!
雖然說是兵行險招、劍走偏鋒,在大合唱裡摻入了現場模擬表現,可效果真是太強了!
一幫老同誌全票高分,讓丁班的得分傲視群雄。
聽說還有領導專門改了行程,單獨留下丁班的孩子們在療養院胡吃海喝了一頓。
甚至劉校長還收到消息,有幾個乾部對丁班演出內容本來有些意見的,但都被現場“說”服了。
知情人之一的江媛老師表達的有些隱晦,表示這個說服的“說”字表達方式大概比較......慘烈。
劉校長平時是比較注重形象的,知識女性嘛。
可今天她在麵對軍區派來的乾部時,這嘴啊總是情不自禁的咧開。
軍區乾部很客氣的指著手裡的資料。
“因為京城地區供給緊張,我們軍區也做出了努力,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軍區裁撤了在京裡的很多文職崗位,都下到各地連隊去鍛煉。”
“所以我們在京裡空出了一些多餘的建築。”
“原本療養院的老同誌們準備集資買下位於東城西邊的這處小三層,送給獲勝的學校使用。”
“但昨天幾位領導和老同誌們又改了想法,這裡一共有三個地方,每處的實際房間數都超過20個。”
“劉校長,您可以選一選。”
麵對這種好事,也難怪劉校長的嘴根本合不攏。
她幸福的看著這份資料。
三處地點都分布在東城,一個是曾經的營部,一個是軍用倉庫改的家屬區,最後一個是軍區的下屬通訊社騰出的房子。
營部房子位置很不錯,在東安門一帶,靠近文化宮,位於北灣子胡同的南邊,地方也大。
但缺點是距離騎樓橋太遠了——騎樓橋是他們學校最後定下的辦學地點。
第二處軍用倉庫改的家屬區在西北邊的五道營胡同,距離不算遠。
優點是可以直接住人,能解決某些老師和學生需要住宿的問題。
而缺點也很明顯,雖然不是很遠,但也還是有幾裡路的距離,從那裡到學校需要步行或者騎車,轉公交的話太繞。
而且靠近安定門,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環境有些嘈雜,
最後一個地方房子數最少,隻有剛好二十間,是一個四合院改的。
優點是距離學校很近,大約就五分鐘腳程,缺點也同樣明顯,院子不大,生活設施不足,隻適合辦公。
“一時難以決斷啊,不如我們校內先開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