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社會改造完成後的京城裡到處藏龍臥虎。
哪怕是小小一個街道布簾廠裡,都有以前裁剪、刺繡界的達人師傅在。
尤其是兩位三十多歲的阿姨,還是政府從解放前的繡坊裡解救出來的針線人。
從小被買回去練眼睛、練指頭,學的是不能外傳的手藝,一輩子都是主家的賺錢工具。
其中一位的師承還是當初宮裡傳下來的。
她們倆和在廠裡帶出來的徒弟專門負責廠裡簾子上的花鳥蟲魚。
寶根和梅子在一邊津津有味的看著她們帶著人飛快的把小窗簾裁剪成一條條合適的裙子。
當然寶根也會時不時的偶然“童言無忌”幾下,讓一條幾乎與後世的百褶裙一模一樣的裙子成功麵世。
“阿姨的手真巧!”
梅子的讚許是情不自禁的,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的。
兩位阿姨看人都很和善,一邊利落的裁剪一邊笑著問梅子要不要跟著學。
梅子有些猶豫,而寶根則有些心動。
梅子當然也喜歡這些五顏六色的針針線線,可她覺得自己如今為了在學習上追趕寶根已經很吃力了,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精力學彆的。
至於寶根的心動麼——他覺得梅子多學點這些本事也不錯,咳咳咳咳,有些事他想得挺美。
兩位師傅的腳都不大,讓梅子看著覺得稀奇。
好在這兩位的脾氣是真不錯,也沒避諱,直接笑著告訴了梅子。
原來她們被鎖在屋子裡學手藝的時候,被東家刻意纏了腳,主要是怕她們跑了。
“你們啊,現在是無憂無慮的,”其中一位感慨萬千,“而我們那個時候是活得真不像個人,得虧政府抄了那一家,把我們救了出來,又安排我們進了廠。”
“從那時起,喜怒哀樂、東南西北都隨我們去,公家給的是鐵飯碗。”
她笑著指了指自己的幾個徒弟。
“不就是糧票發的不夠額麼,這幫人啊還怪這個怪那個的,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笑聲中,給埃爾準備的十件樣品已經處理好了。
就連謝欣月要的那件裙子被她們隨手改了出來。
女工們看著謝欣月身上的裙子都嘖嘖出聲,互相推著笑著就是沒一個敢也試著穿一下。
太羞人了,半條腿都在外頭。
謝欣月正是寶根找來的“模特”,也隻有她的工作性質才適合,不會引起旁人議論和批評。
麵對埃爾認真打量的眼神,謝欣月大大方方的轉了一個圈,可當他準備繼續看下去的時候,卻被滿臉鐵青的楊興民給攔住了。
要不是因為自己的工作性質特殊,楊興民估計已經動手了。
埃爾抱著十條裙子回到了法蘭辦事處,和他兄弟嘀咕了一整天。
最後他們還花錢請了辦事處的女同事穿著裙子走了幾段。
法蘭國女人最愛的就是時尚,穿著龍國窗簾來來回回走了好些遍。
五六十年代的百褶裙可不是她今天穿的這種款式。
如今法蘭國是整個歐洲的流行中心,也是女性解放風潮的最前沿,那種老式的百褶裙早就被這些法蘭女郎們扔進了曆史的垃圾簍。
看圖:
而這位喜滋滋一直照著鏡子的法蘭女郎怎麼也想不到埃爾兄弟弄來的新款百褶裙居然是條公交車窗簾。
眾所周知,窗簾用的布都較硬,而且布料平麵都做過打磨,看著有點光滑。
加上一絲不苟的中式百褶風格和齊膝的長短,沒有一樣不戳中了女郎的心。
“不錯,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