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校長站在窗口,目光投向樓下在施工的地方。
景川小學之前到手的那處院子,被她拍板和中x部旁邊的一個油墨車間換了位置。
所以她現在所處的新會議室裡還殘留著淡淡的油墨氣息。
樓下的工人正在拆開這個院子和小學部的圍牆,缺口的那頭就是初小部。
景川學校創立之後,劉校長的壓力一直很大。
尤其是上級還把教育改革的試點放在了這裡。
不論是景川的高中部、初中部或者小學部成為了所有人的聚焦點。
而偏偏在國內的教育界有個不成文的傳統——名校必須是有曆史傳承的。
可這偏偏正是景川學校最大的弱點,劉校長總不能拿著東高屋胡同小學和91中的曆史來說事。
再說這兩所學校之前都是很普通的學校,成績乏善可陳。
劉校長記得當初之所以要組建這麼一所全新的學校,正是因為在其他已經形成固定教育風格的老牌學校很難進行大型教學實驗和改革。
可事到臨頭,見毫無貢獻的景川學校平白從老牌好學校的優待池裡分走一大杯羹,誰又能真正做到古井無波?
這次明麵上隻是一車枇杷的事,但劉校長知道這後頭藏著的是不服氣。
正式成立才幾天的景川小學部憑什麼越過其他幾所學校,和育英、師大附小並稱三雄?
就如有的外校老師吐槽的那樣——你們景川接待過幾次外賓任務?你們景川又拿過幾次獎項?
——這些枇杷吃到嘴裡,怕是會消化不良的。
對這些情緒,劉校長自然能理解。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完小、第一、第二實驗小學之前的辦學成績斐然,一直被育英和師大附小壓著一頭本來就不太服氣。
劉校長轉過身看向會議室裡的幾個人。
“怎麼樣?這次我們接還是不接?”
今天與會的人不多,隻有副校長、教導主任、高小組和初小組組長五個人。
魯主任沉吟半天,最終微微搖頭。
“完小那邊說過幾天就是各校舉行期中考試的日子,他們建議這次來個六校聯考。”
“可我們這邊的情況特殊。”
“學校剛剛組建,教綱也才定下來沒幾天,很多抽調過來的好學生到現在還沒完全適應新的環境。”
“雖然我很信任我們的老師和學生,但畢竟他們的學生和老師是磨合了好幾年的。”
“比整體成績,我們怕暫時是沒有優勢啊。”
其他人的目光隨後投向了初小組的組長馬老師,她同時也是教研組的組長。
馬老師的態度不置可否,她先分析了幾個問題。
“一開始我是想過迎戰的,可我們麵臨的問題卻太多。”
“首先我們的優秀生是來自東城各個普通學校,在他們之前接觸到的教授和學習方法是比不上那幾所名校的。”
“隻是我認為他們的平均潛力要高於那些老牌學校。”
“所以,我們需要給老師和學生們時間。”
“如果完小這個要求是下個學期提出來的,我們肯定會欣然應戰。”
“但現在,難!”
劉校長手指無意識的點著桌子,她有些遲疑。
“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麼?”
各方麵給她的壓力太大,她不想自己的學校第一次麵對這種事就選擇退縮。
高小組組長最是頭疼,他打開自己的本子念了幾條收集來的意見。
“先說我們六年級和五年級,他們六月底要參加升學考試,時間已經非常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