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根做事向來很有前瞻性和目的性。
他表現出來的隨性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計劃找點借口和樂子。
早在來八連之前,先燒磚頭後搞玻璃的計劃早在他心裡成型。
加強版的紅旗磚頭完全可以充當修建玻璃熔爐的耐火磚,在搞定合適的沙子原料後,他立即開始下一步計劃。
雖然他能通過筆記本搞到相應高溫爐子的修建圖紙,但想修這種爐子可不是修磚窯,裡頭的門道實在是太多了。
張寶根沒有太多時間讓知青們去反複犯錯和積累,他需要合格的熔爐建築工人。
這種工人,嗬嗬,葉城地區正好有!
在維族建築裡經常會用到一種材料叫做琉璃磚,京城裡的建築也曾大量使用過這個材料,寶根早就知道能修燒製琉璃磚爐子的工人自然也能蓋燒玻璃的爐子。
如今全國燒琉璃磚最厲害的在京城和北方少數地區,但在什喀和葉城地區依然有這種傳統手藝流傳。
隻不過現在人家都不敢說自己懂這個罷了。
不過你以為你不說,寶根同誌就查不到你了?
隔壁吉熱克公社就有幾個人不是很擅長放牧和種地,每天工分都拿得不是很多,天天吃不飽。
張寶根提著禮物找上了隔壁公社——那個,我們的紅旗磚窯出了點小問題,找你們借幾個懂行的師傅去看一眼。
人家公社一看是這個事,那必須支持啊。
當即給那幾個吃不飽的派了三個月的工期——去支援八連的磚窯建設。
五個維族老少爺們到了地方,立即被安排住進了剛剛修好的紅磚房,吃住都是和知青們一起,工分給的是技術員標準,十五個!
領隊的老頭把最後一口兔肉吞進喉嚨裡,隨意擦擦手看了眼寶根的圖紙。
他古怪的看了這位連長同誌一眼,心裡很清楚這東西根本不是磚窯。
寶根淡淡的笑了笑:“我是半軍事單位,有些事不好明說,請回去後務必注意保密。”
老頭點點頭,信了。
寶根也不怕他亂說,因為剛才那句話就是一句套話——每個知青、訪客來這裡,他都會嘀咕差不多的一句話。
老頭叫庫爾班,是後世葉城琉璃磚非遺家族的開創人。
修幾個燒琉璃的爐子對於他和他的子侄來說很輕鬆,就是這個圖紙有些地方透露著古怪。
不過在仔細研究了之後,庫爾班的眼睛越來越亮。
這個爐子了不得啊!
張連長對庫爾班幾個技術員很客氣,但庫爾班還是對寶根有些意見。
“不要叫我大叔,我才三十二歲的嘛!!!”
張寶根無所謂的揮揮手。
“我才十八,您都大了十多歲了,叫叔沒毛病。”
庫爾班:.......。
在糊弄好師部之後,張寶根一直在想著解決連部的用水問題。
打泉眼的設備隻有葉城縣裡才有,更遠的就要跑到四十五團那邊去借。
四十五團隔著幾百公裡,所以他隻能是去找葉城那邊商量。
不過到了地方,他的連長級彆立即不太夠看了。
負責接待他的就是一個小乾事。
人家打井隊是縣裡最吃香和看重的部門之一,等著他們幫忙打泉眼的申請早就排到了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