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主任,這也太過分了吧!”
被叫到師部來的張寶根一臉不忿的低著頭。
“這可是我們連最出色的班組,他們要是走了,那我們連的玻璃作坊估計也要停工。”
孫主任歎了口氣。
“全國一盤棋,沒人誰會永遠固定在一個位置,除非是國家的需要。”
“我知道你對你們連的玻璃車間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但人員可以再培養嘛!”
“而如今全國都在支持十堰那邊的建設,莫說是要二十幾個知青,就算是說要我,那我也得連夜打包袱動身。”
“人家也是不得已,工期緊、培訓資源少,再說也是信任我們建設兵團的同誌們。”
換做彆的連長,哪個敢在孫主任麵前發牢騷?
也就這小子格外特殊。
孫主任勸了他幾句,沒把兵團的原話告訴這小子,他怕這小子會暴跳如雷。
兵團組織部門的原話大意是說把這些人留在沙漠邊緣當知青可惜了,還不如立即去十堰支援工業建設。
孫主任看張寶根低著頭不說話,想到自己和政委之前商量的,又微微斟酌了一下,決定還是漏點好處給這小子。
畢竟是兵團的命令幾乎摧毀了八連的玻璃生產。
“這次二十二名知青同誌被調往十堰,那你們連應該就剩一百人了吧?”
張寶根沒有抬頭,甕聲甕氣的。
“還剩九十七個......。”
“要不,下一批知青來,師部直屬單位裡讓你們先選?”
誰知張寶根有些心灰意冷的搖搖頭。
“算了,那片沙地本來就沒剩多少,我那裡加人也沒多大用處。”
“不如那套玻璃燒製設備,過段時間也給師部去處理好了。”
孫津淮臉色嚴肅起來。
“鬥誌去哪呢?”
“你要是沒了心氣,下頭那些知青咋辦?”
“師部也知道你的難處,這樣吧,我和師長、政委商量過了,磚頭那邊給你們劃撥三成。”
“稍微改善一下連隊的生活,把活動室什麼都搞起來。”
低著頭的張寶根微微點頭,但嘴角的笑意早就快壓抑不住了。
這回好,不光一口氣送走二十二個,還白賺了一成利。
不過那種細沙快用完的事他也不是瞎說。
最多到十一月,可用來燒玻璃的沙子就會被采集一空。
九月初的天氣已經很涼爽。
夏季的那六人的離彆似乎還在眼前,誰知道紅旗八連馬上又迎來秋季的送行。
而且這次走的人足足有二十二人。
其中包括二排長劉誌凱。
本來估計可以喝到春天的自釀酒這次被大家一掃而空。
醉醺醺的劉誌凱一路追到了張寶根的辦公室。
“連長!”
劉誌凱紅著眼睛,死死的抓緊了張寶根的肩膀。
“我知道你消息靈通,我們這次調動肯定與你寄出去的那份報告和送往十堰的玻璃有關。”
他重重的拍了拍胸脯。
“旁的不用說,無論是天南海北,隻要你張寶根招呼一聲,我劉誌凱立馬趕來。”
劉誌凱他們走的那天是九月十五,剛好也是農曆中秋節。
二十二個人和他們的行李足足裝了兩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