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刻的張寶根此刻也發現了這一點。
自己居然無意中抱了一疊廢卷進來。
他有些難為情的抹了一把自己的臉。
第一天上班就搞出這麼大烏龍來,外麵那些人會不會笑話他?
狠狠揉了幾把臉後,張寶根又篤定起來。
不急,讓他把這些資料先重新看一遍再說。
萬一能從屎裡撈到金呢。
外麵那些辦事人員確實都是精挑細選過來的精兵能將,被他們挑選篩下來的幾乎都是重要性不夠或者重要性雖然夠但他們根本沒法解決的項目。
幾十份資料張寶根看了下午,有十多份也被他一一否決掉。
直到他看到了一份寫滿了各處批複的資料。
來自水木園許瑞宜團隊的項目資金緊急申報。
嗯?
光刻機!
這讓張寶根瞬間來了興趣,他給自己重新沏上一杯茶,仔細的研究起這份報告來。
良久之後,張寶根微微歎息著放下了手上的資料。
這個項目其實很得各方的關注和支持,從資料上那些大段的批複文字就可以看得出來。
許瑞宜團隊在今年造出了世界水平的接觸式光刻機。
但這位許老師在他的後續請款報告裡提出,今年是光刻機發展的變革時刻。
因為各國的光刻機研究正在向接近式光刻機發展,好幾個國家的研究已經趨於成功。
換言之,他認為自己剛剛研發出來的接觸式光刻機馬上就要落伍。
而許瑞宜團隊已經就接觸性光刻機做了論證和設計,現在就差後續的資金跟上。
許瑞宜很聰明,一開始申請的不過是十萬塊。
但各處批複的部門大佬也不是傻的,怎麼會不知道升級一代光刻機需要的是整個行業的升級!
那起碼是幾千萬美刀的投入。
做理論研究,他們可以支持,千二八百的工資待遇可以提升。
但做實物生產實驗,隻要一開始就是個無底洞。
尤其是幾處批複說的相當明白。
國內精密加工行業提升不起來,接近式光刻機就隻能是個設想。
國內的光學單位根本沒有能力生產出接近式光刻機需要的實驗材質和精度的鏡片!
還有光刻膠……。
許瑞宜在報告裡說的光刻機前景和芯片業發展的預期都是對的。
可在一九七一年全國上下正在奔溫飽的時候投入這麼多外彙去搞這個事情,幾乎不太現實。
最重要的是就算投入這麼多把東西搞出來了,國內市場根本沒多大需求。
張寶根在反複摸著自己的下巴。
這個項目放在彆人那裡可能被摒棄或者斟酌,但放在後世重生回來的他這根本沒有第二種選擇。
支持是必須的!
但也得講究策略。
例如許老師這個項目維持下去最低需要的三萬八千塊緊急撥款,他可以立即簽字撥付。
這個項目組裡的人絕對不能散!
心中有了決定,張寶根對自己手中的這些款項去處也有了明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