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隨著阿美麗卡的產業迭代以及本子經濟的崛起,全球每年消耗的晶體管和電子管不計其數。
無論之前是多麼高精的晶體管或者電子管,在報廢之後都是一樣的廢物。
除了一些東歐國家會采購一點進行逆向研究外毫無作用。
廢料再提煉已經被證明吃力不討好,於是如何處理這些東西便成了某些國家的頭疼問題。
而在這個時候還擁有一部分殖民地的國家索性把無法有效處理的報廢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垃圾一股腦的運往殖民地。
尤其是臨近太平洋的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就是他們的天然垃圾池,甚至還有人不遠萬裡跑到南太來試驗大蘑菇。
而港島就是電子垃圾轉運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節點。
在一九七二年的港島鴨寮街,隻要你手裡的鈔票夠多,無論什麼樣的報廢電子管和晶體管,他們都能幫你搞到。
而且還量大管飽。
就連對管控極為嚴格的粑統在這一方麵都懶得多看一眼。
專員們不可能趴在電子垃圾堆裡反複尋找那萬分之一可能存在的誤差率。
這一次去鴨寮街,張寶根挑選了不少報廢的晶體管和電子管。
加起來足足有二十多斤。
這些破裂漏氣的晶體管和電子管很便宜,一公斤隻要三到五美刀。
彆看特三采購科裡張寶根看似家境最普通,采購額度也沒老何和老文高,但在額度使用自由度上他才是最寬泛的那個。
看到他買了這麼多廢品回來,科裡的人也沒過多追問,都以為是特籌科那邊投資了什麼逆向項目。
可誰知接下來的幾天,張寶根再次跑了幾趟港島。
陸陸續續將手裡的美刀額度花了一半。
導致科裡預定的行李間裡堆滿了電子垃圾。
以至於在特彆部門的行動人員把這些東西運上船送往內陸的時候,甚至懷疑采購人員是不是吃錯了藥。
至於特籌科那邊給予的回複很含糊。
嗯,大概、可能、也許是有這麼一個項目吧?!
其實在聽說張寶根弄回來一堆垃圾的消息時,特籌科和特稠科背後的大佬並沒有因此生氣,反而是偷偷鬆了一口氣。
有時候會犯一點小錯的年輕人才會更討喜。
這小子從小到大一路四平八穩的,很多人看著都覺得心裡發怵。
稍微顯露出那麼一點年輕人的好大喜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幾千美元的失誤,對於其他人家子弟來說少不得要寫檢討,然後回家挨一頓皮鞭炒肉,但對於張寶根來說……算了算了,他畢竟才二十歲嘛。
電話裡挨了一頓不是批評的批評,張寶根覺得要是自己心思不夠敏感的話,幾乎都聽不出來領導是在批評自己。
他隨即被安排提前回京。
由南方開往京城的火車臥鋪上,張寶根翹著二郎腿看著上鋪的天花板出神。
他這一次買了這麼多完全破損的電子管和晶體管,自然有他的道理。
在春節之前,他買到了高純度的磷和硼,功勞不可謂不大,也同時解決了筆記本上某個塗鴉中某個技術研發人員的心結。
但筆記本回饋的永遠是一顆小五星。
可就在這次春節之後情況卻出現了些許變化。
在與漢克斯的談判過程中,筆記本剛好刷出了一篇東北某研究基地飛機設計師的執念文章。
在漢克斯送給他的玩具被上交之後,這篇塗鴉隨即消失不見。
本來張寶根以為筆記本的扉頁上會多出一個小五星,可讓他吃驚的是這回多出的不是一顆小五星。
而是五顆半!
當時他呆立半晌之後,仔細回憶了一下,這才發現筆記本到他手裡剛好達到了十二個年頭。
正好一輪。
雖然每年春節後筆記本的功能都會發生小小的變化,但一次性產生這麼大的巨變,讓他始料未及且欣喜若狂。
很顯然,筆記本在這次春節之後進化了小五星獎勵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