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電子廠。
原本是北俄援建項目之一,後來因為專家撤離,被迫開展了自力更生的建設。
最大的成果是新建了兩條國內有數的電子管和晶體管生產線。
光電廠那邊的老王之所以對這家廠頗有微詞,主要是因為老王他們之前生產出來的那點多晶矽體大部分都提供給了這家廠。
可這家廠生產出來的電子管和晶體管良品率低到嚇人,還保持了北俄技術傻大黑粗的特色。
“張科你看看,其實我們的工人技術都是到位的。”
廠長親自領著比自己低兩級的張寶根在車間裡轉悠。
“良品率低,主要還是咱們的生產線問題!”
“因為生產這兩個東西太過精密,全靠手工和半自動,實在是很難保證良品率。”
“我們廠幾個老技工的手相當的穩,但精力卻是有限的。”
“不瞞你說,你們特籌科的名頭我是聽說到了一點的。”
“正好我們領導幫我盯上了一條東德的二手設備,就是資金上還有所欠缺,希望能得到張科你的大力支持。”
郝廠長說的唾沫橫飛,還不停觀察著張寶根的臉色。
“隻要這套設備到位,我們廠的生產速度和良品率肯定會有大的飛躍!”
“這個我是可以拿我的d性來保證的!”
張寶根笑笑沒說話。
在來這之前,他對雄關電子廠做了詳細的調研,他們上報的每一項請款資料他都仔細研究過。
雄關電子廠想購買的那台二手設備其實是個三手的。
東德從歐洲購買的六十年代初二手設備,因為產業調整和不具備競爭力,所以才被淘汰了下來。
就這樣一套近乎馬上被淘汰的東西,人家開價還要一百二十萬美刀。
砍價一年多下來,終於砍到了九十五萬美刀左右。
雄關電子廠的上級單位也是給力,幫電子廠東拚西湊,如今缺口隻剩下了二十七萬美刀。
可那東西張寶根根本看不上!
他盯上的是東芝集團……咳咳咳咳。
轉了半天下來,兩人最後來到成品車間。
當張寶根拿起雄關廠生產的某個電子管時隻覺得手裡微微一沉……。
好家夥,這體格和重量起碼是同類產品的一倍以上!
再看產品上的說明,能效卻隻有同類產品的五成多……。
郝廠長隻看張寶根的動作和表情,便猜到這個張科長果然是個懂行的,臉色當即紅了起來。
“俺們的工藝、設備、原料都跟不上,能出這種東西……也是沒辦法。”
張寶根沒有多說什麼,而是讓工人取過工具,小心翼翼地拆開這個電子管。
平白損壞一個電子管,這讓工人師傅有些心疼,要不是郝廠長在旁邊對著他殺雞抹脖子做了半天手勢,他才懶得動彈。
張寶根之所以要打開電子管看,是為了檢查工廠工人的手藝精度到了什麼程度。
對於他來說,工藝技術不是問題,因為z早就把相關的工藝發給了國內。
至於設備和原料他會想辦法。
要不要選擇雄關廠來作為自己計劃的一環,得看這家工廠工人的工作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