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接近尾聲之時,蘇然和趙悅麵臨著各自行程的安排。蘇然因一些事務纏身,不能耽擱,便決定先行回北京。趙悅則由於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且作為女孩子,她帶著行李箱,行動不如蘇然那般便捷。
趙悅精心準備了家鄉的特產,打算讓蘇然幫忙將給姥姥家的禮物先帶回北京。她準備了四壇五斤裝的香米貢酒,共計二十斤,還有兩斤信陽毛尖茶葉,這些都是要給蘇然和姥姥家的。同時,她也為鄭州的親戚準備了禮物,兩壇五斤裝的酒和一斤信陽毛尖茶葉。
蘇然先行踏上歸程,而趙悅在處理完手頭事務後,才帶著行李踏上歸途。當她路過鄭州時,順道去拜訪了親戚。由於行李攜帶不便,她隻帶了一壇酒和一箱茶葉。
到了親戚家,趙悅熱情地將禮物遞給親戚,說道:“這酒是我們縣裡產的香米貢酒,以前還進貢過宮廷呢。每年酒窖發酵的時候,我們學校整個校園裡都能聞到酒香。這信陽的茶葉,不知道鄭州這邊的水質泡出來口感如何,你們嘗嘗,如果好喝,下次我再多帶些。奶奶一直很好,也特彆牽掛你們呢。”
親戚聽了十分感動,連忙回應:“哎呀,我們小時候就常聽家裡人提起你們,一直惦記著呢。”親戚沒想到許久未聯係的遠方親戚,竟帶來了如此貼心的禮物,心中滿是溫暖。
一番寒暄過後,趙悅告彆親戚繼續趕路。而蘇然早已回到北京,將趙悅準備的禮物交到家人手中。當他告知這些是趙悅讓帶回來的時候,姥爺、姥姥和媽媽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隻有小姨心裡清楚,畢竟小姨曾和蘇然一同去過那個小縣城,但小姨回來後並未向家人提及這些。
趙悅匆忙趕回學校辦理入學手續,當她回到寢室時,同學們的目光立刻被她吸引。隻見趙悅曬得黑了一圈,同學們不禁打趣道:“小丫頭,你這是到哪裡了?到非洲了?曬這麼黑。”趙悅笑嘻嘻地回應:“掙學費啊,生活不易啊。我從鄭州販賣一些布頭回我們老家去賣,自己擺地攤,你們以為容易啊?”
這時,一位蚌埠的同學和一位菏澤的同學來了興趣,蚌埠的同學問道:“你能賣毛線嗎?”合肥的同學也接口道:“我母親那廠,好像生產有點過量,計劃經濟嘛,定的量多了,不好銷,要準備和彆的廠合並。要不我寒假的時候回家,先寫信問問,寒假倒騰一車毛線過來。”合肥同學看向趙悅,“你有錢買一車毛線嗎?一車毛線肯定便宜,我買一車布頭千把塊錢,買毛線最多也就千把塊錢,毛線比布輕,就是運費貴。”趙悅思索片刻說道:“行啊,不過寒假短,而且織毛衣耗時久,一件毛衣一般要織一個月甚至更久,家裡人都是一入冬就開始織,奶奶和母親乾完家務活,坐在那一邊看電視一邊織。所以賣毛線得提前,一入冬就得開始賣。要不這樣,你們倆先寫信聯係聯係,看看誰的毛線便宜質量又好,到時候我讓小姑開個店專門賣毛線。”菏澤的同學也附和道:“我們家也有相關渠道。”蚌埠和菏澤的同學一聽趙悅的提議,激動地說:“行啊!”就這樣,趙悅在不經意間敲定了下一輪的生意計劃。
此時已是1982年年底,市場經濟的浪潮正悄然湧動。趙悅敏銳地察覺到時代的變化,她深知1983年將會有更多機遇。她囑咐姥爺留意新聞,尤其是關於南方沿海自由貿易區的消息。她原本計劃1982年去深圳闖蕩,但發現當年深圳隻是成為貿易區,發展尚未成熟。她打算等深圳那邊大片招人的時候,讓父親過去發展,在心裡默默規劃著家庭未來的方向。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學期,趙悅不僅帶著暑期的收獲回歸校園,更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敏銳,為未來的商業布局埋下了種子。
喜歡雪夜紅請大家收藏:()雪夜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