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對教育事業的認知_仕途浮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仕途浮沉 > 第211章 對教育事業的認知

第211章 對教育事業的認知(1 / 1)

王璐瑤的母親牟子悟數年前調至西南某高校擔任副校長,唯有寒暑假方可回江州小住。大學擴招之後,其工作壓力與日俱增,稍有不慎便有被“吞並”之虞。為求站穩腳跟,諸多高校紛紛增設學科。近年來,生物科學專業頗受青睞,身為學科帶頭人的她,亦是終日奔波於各地。

自從上次秦江的父母提出請媒婆上門提親之後,王璐瑤的內心便泛起了漣漪,在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猶豫之後,王璐瑤最終還是決定將她和秦江的戀情告訴媽媽。媽媽的反應讓她有些意外。媽媽並沒有像她想象中那樣驚訝或反對,反而對秦江的身份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尤其是當她聽說秦江是一位轉業軍人時,媽媽的態度明顯變得更加積極了。

牟教授對軍人一直有著特殊的好感,她認為軍人通常都有著堅強的意誌和高尚的品德。所以,雖未謀麵,對他的內心印象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當牟教授進一步了解到秦江的職業發展情況時,她的驚訝於秦江在年僅34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上了代理縣長,便開始對秦江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她覺得一個如此年輕的人能夠取得這樣的職位,背後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她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自己的丈夫王雲鬆,會不會是他在背後支持的結果呢?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牟教授決定利用周末的時間回一趟江州,親自見見這位傳說中的準女婿。她有些迫切地想驗證一下,這個在王雲鬆眼中無比優秀的年輕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出色。

當王璐瑤和她媽媽牟教授出現在秦江的眼前時,秦江這才驚訝地發現,王璐瑤是完全繼承了母親的基因,除了年齡外,兩人的相似度極高,從臉型、身材到神態,真的太相像了。不過由於職業的關係,母女倆的性格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媽媽是知名教授,溫文爾雅、知性內斂,頗有大家風範。

秦江禮貌地迎上前,微笑著打招呼:“阿姨,您好,我是秦江,沒能去接您,請您原諒。”牟教授上下打量著秦江,溫和地說:“小秦,我這一路上都在聽璐瑤誇你呢,快坐吧,璐瑤說你一大早從吳嶺趕過來的,你也辛苦了。”

交談中,牟教授有意無意地詢問秦江工作上的事,秦江的回答謙虛卻不乏自信,條理清晰地講述著自己在工作中的經曆和感受,牟教授頻頻點頭,饒有興趣地聆聽著。這些年她也經常往基層去做調研,尤其是對於一些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滯後有很多感悟,針對這個教育發展不均衡的難題,她想聽聽秦江的見解。

王璐瑤一看,趕緊出來阻攔。“我說老媽,你這可有點強人所難了吧?人家是代縣長又不是教育局長,這個問題是你們這些教授和教育家們該考慮的問題吧!”

“璐瑤,你這屬於拉偏架啊,這一點我得糾正你一下,作為一級政府的負責人,不僅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更要關注教育民生大計,發展教育事業也是一名縣長的重要工作哦!”王雲鬆笑著給牟教授幫腔。

“呃,我說省長大人,你說我在拉偏架,那你又在乾啥呀?比我拉得還要偏!”王璐瑤佯裝氣鼓鼓地說道。一屋子人都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來。

“我說,你們這一家子撿到寶了啊?笑得這麼開心!”省委龐書記就在後麵一棟小樓,剛剛從窗戶裡看到王璐瑤和她媽已經回來了,於是便換了身衣服徑自走了過來。

王雲鬆向秦江作了介紹後,見秦江一直筆直地站著,龐書記便笑著招呼他坐下聊。了解了牟教授剛剛向秦江提出的問題後,他也來了興致,鼓勵秦江說說心裡話。

秦江陷入了短暫的思考,由於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當年學校破敗的教室、匱乏的教學設備,以及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但是,由於很多老師相對缺乏專業的教學水準和資源,有的甚至連普通話都不會說或是羞於說,英語口語普遍不流暢、不達標,計算機網絡教育更是嚴重缺乏,教學質量的確很難保障。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城市裡設施完備的學校,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豐富的課外書籍和優秀的師資力量,經濟發達地區這些軟硬件條件更是極大豐富。想到這,他一臉嚴肅地說道: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清晰地記得小學一年級黑板上方的標語寫的是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同樣適合於21世紀的今天,我也看到很多政府那一排排紅色的宣傳口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從執政角度來看,不足的才會下大力氣去宣傳、去改變,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類似的標語一定是鮮有的,這是經濟基礎在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貧困地區的政府首要工作一定是脫貧和發展經濟!所以很多時候宣傳標語也僅僅隻是一個標語而已!並沒有太多太好的實質性抓手,這也是客觀條件造成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不均衡對貧困地區孩子們未來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受影響的有時候不止一代人!他們大多被困在貧困、輟學、務工、婚育、貧困的循環中。要打破這種困境,不僅需要政府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的投入,改善硬件設施,還需要通過政策激勵和引導,比如解決教師編製問題,提高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待遇,吸引更多優秀教師前往支教,提升教學質量。再有便是應該結合屬地特性因地製宜地開創一些職業技能教育,不能搞形式,一陣風。教育最終目的不是為了那一紙文憑,而是首先能讓人掌握生存技能和發展本領。”

說到這裡,連王璐瑤也被深深地代入到了秦江的語境中,不自覺地若有所思起來。秦江的內心更是湧動著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他聯想到前幾天去教育係統調研時自己跟老師們講的話,動情地繼續說道:“我們無法決定教育資源的主動傾斜,但我們可以嘗試通過提升升學率和教育覆蓋麵來影響高層的決策,聯合辦學,開設分校都是解決不均衡的有效途徑。我們在經開區的企業中已建立了一些助農、扶貧、助教公益組織,開展了結對幫扶活動,對表現良好、成果顯著的企業給予政策上的扶持甚至獎勵,因為僅靠政府很難快速地解決那些根深蒂固、積重難返的社會問題,隻有緊緊依靠群眾,鼓勵全社會上下齊心,才能逐步擺脫落後麵貌,持續不斷地為全社會帶來新的希望。”

牟教授聽著,眼中流露出的滿是欣賞。

喜歡仕途浮沉請大家收藏:()仕途浮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注定好的路:拉我入局也沒用 燼滅神尊 九州鼎 陰陽獵詭人 打印機裡的老街秘事 青雲寨 大宋悍臣 孤鋒莫寧 這個女主竟然是食死徒 慘死斷頭台,重生黑蓮花屠儘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