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頭聽了張軍這句話,拍了拍張軍的肩膀道,你這朋友看來也是個有家室的,能和你說這話看來是真想交你這個朋友,你要珍惜啊!
張軍這句話是幾十年後聽來的,他剛才隻是有感而發而已,他都忘了不知道是誰說的了,還讓他珍惜,他都不知道去珍惜誰去。
張軍不想在繼續這個話題了,因為再說下去他都不知道怎麼往下接了,他趕忙轉移話題道,老爺子您給我講講這個鬼市唄!
李老頭想了一下道,要說這鬼市的由來啊!那可就遙遠了,最初興起要追溯到唐朝,那個時候有宵禁,交易的東西都是見不得光的東西,而能買得起這些東西的又都是勳貴們,所以就慢慢的形成了規模,
就這樣一直流傳到清朝,要說這鬼市能火起來,還要多謝慈溪那個娘們,她聚攏全國的財力供他一人揮霍,導致內憂外患,宮裡的太監宮女,為了以後出宮不被餓死,就從宮裡往外偷東西出來賣,
那個時候國弱民貧,民間的土夫子也是到處掏穴挖洞,拿陪葬品出來買。
可這些東西畢竟見不得光,為了安全和掩人耳目,有聰明人就把這個市場遷到了東直門外的墳場邊上。
又因為是深夜交易,所以就對外宣揚說這個市場上有鬼交易,因此才得了鬼市這麼個名字。
張軍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啊!老爺子我看您對這裡挺熟的,您是經常來嗎?
李老頭拉著臉道,小孩子該打聽的打聽,不該打聽的少打聽。
張軍無所謂道,您不說就不說唄,生什麼氣啊!
李老頭催促道,走快點吧!馬上就要開市了。
張軍哦了一聲,也不敢貧嘴了,就悶頭跟著走。
兩個人又走了十來分鐘,出了東直門走到一個巷子口,李老頭停住腳鄭重道,前麵就到了,我給你講一下進去後的規矩。
一,看貨不問價
二,照貨不照人
三,賣貨不問源
你記住了嗎?千萬彆壞了規矩。
張軍鄭重的點了點頭道,您放心吧!我記住了。
李老頭看張軍記住了,又囑咐道,跟緊我,說完給把門的交了四毛錢,就帶著張軍走了進去。
張軍跟在後邊咋舌道,這比去黑市貴多了,那邊一個人才收二分錢,這邊竟然一個人收一毛錢,足足差了十倍,不過想想也是,能來這裡的人都是有家底的,也不是在乎那一毛兩毛得主兒。
等張軍走進去,仔細一看好家夥,巷子兩邊的鋪子前都掛著一盞白燈籠,散發著幽黃的燈光,每隔一段距離還有忽明忽暗火光,那應該是有做買賣的在抽煙。
再看看兩邊鋪子上掛著的牌匾,不是賣棺材的,就是賣壽衣的,賣紮紙的也有,整個巷子又黑又長儘顯詭異,
張軍暗罵一句,我草,這是喪葬一條街啊!即便是他這種在戰場上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仍然感覺背後涼嗖嗖的。
李老頭往前走一段,感覺張軍沒有跟上,回頭一看他正在入口發冷,李老頭會心一笑,走回到張軍身邊輕聲問道,怎麼害怕了?
張軍這才回過神來道,怎麼可能,我也是上過戰場,見過死人的好不好,我就是沒想到,在京城還有這麼個地方。
李老頭輕笑道,你就是害怕也不丟人,第一次來能有你這定力就算不錯了,這京城啊奇人異事之所,藏龍臥虎之地太多。
他們想讓你看到的,你才可能看到,不想讓你知道的,恐怕你一輩子也不會知道,行了咱們快走吧!早辦完事早回去睡覺。
張軍收拾了一下心情,也就不再磨蹭了,默默地跟在李老頭身後。
兩個人又往前走了一百多米,李老頭停在了一家,門前掛著兩盞燈籠的棺材鋪前,掏出一塊大洋扔在門前的攤位上道,杜爺的朋友。
擺攤的撿起大洋看了一眼,頭也不抬把大洋往上一拋道,裡麵請。
李老頭接住大洋,示意張軍跟上就優先進了棺材鋪,張軍緊隨其後也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