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定製手表,到摩納哥
從阿爾卑斯山到日內瓦的車程,像場從靜謐到喧囂的過渡。唐·本傑明的車剛駛離山區,艾娃的電話就打了進來,她的聲音透過車載藍牙傳來,帶著慣有的精準:“先生,已通知灣流機長,下午四點整從日內瓦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摩納哥。百達翡麗那邊,斯特恩先生說隨時等候您的到訪。”
“知道了。”唐·本傑明掛了電話,側頭看米歇爾。她正對著車窗整理頭發,阿爾卑斯山的風在她發間留下了些微淩亂,卻比任何精致的發型都更生動。“去百達翡麗之前,要不要先回酒店換身衣服?”
米歇爾笑著搖頭,指尖劃過他襯衫袖口的褶皺:“就這樣挺好。阿爾卑斯山的氣息還沒散,正好讓斯特恩先生看看,我們要刻在表上的風景,是真實存在過的。”
兩輛車駛入日內瓦市區時,正午的陽光正透過梧桐樹葉,在街道上投下斑駁的影。傑森把車停在百達翡麗旗艦店門口,門童立刻上前拉開車門,黑色的地毯從車門一直鋪到店門口,像條通往時光深處的甬道。
斯特恩已經站在門口等候,這位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西裝,胸前的口袋巾是淡藍色的,與他袖口露出的百達翡麗caatrava係列腕表相得益彰。“唐先生,米歇爾小姐,”他的笑容裡帶著熟稔,目光掃過兩人沾著草屑的鞋子,卻沒有絲毫異樣,“阿爾卑斯山的空氣,比日內瓦的咖啡更提神吧?”
“確實。”唐·本傑明與他握手,指尖觸到掌心的薄繭——那是常年與機芯、工具打交道留下的印記,“這次來,是想請百達翡麗為我們做兩塊表,帶著阿爾卑斯山的記憶。”
斯特恩側身引路,穿過陳列著各式腕表的展廳。玻璃櫃裡的百達翡麗像沉睡的貴族:ref.5204r的萬年曆計時表泛著玫瑰金的暖光,ref.6104g的月相表表盤像片微縮的星空,ref.7130的女士腕表表圈鑲嵌著梯形鑽石,像圈凝固的月光。“到會客室談吧,”他推開一扇胡桃木大門,“我讓設計師們準備了紙筆。”
會客室是典型的瑞士風格,簡約卻考究。深色的木桌上擺著銅製台燈,牆壁上掛著百達翡麗曆代掌門人的肖像,角落裡的古董座鐘正滴答作響,像在為這場關於時間的談話伴奏。斯特恩示意侍者倒上咖啡,才緩緩開口:“不知唐先生想要什麼樣的設計?”
唐·本傑明沒有絲毫猶豫,從口袋裡掏出張照片——那是他在阿爾卑斯山木屋前拍的,遠處的雪山輪廓在夕陽下格外清晰。“兩塊表,一塊男款,一塊女款。”他指著照片上的山脈線條,“表盤要刻上阿爾卑斯山的輪廓,用微縮琺琅工藝,還原日出時的淡粉與冰川的幽藍。”
米歇爾補充道:“表背要刻上日期——8月8日,我們在阿爾卑斯山看到第一顆流星的日子。還有我們的名字縮寫,用花體字,像纏繞的藤蔓。”
“功能方麵,”唐·本傑明接過話頭,“男款要大三針帶小秒盤,計時功能不能少,防水至少300米,防磁性能要達至百達翡麗的最高標準——畢竟我常去海邊。女款可以簡約些,但月相功能要有,表圈不用鑲鑽,用磨砂鉑金,低調些。”他頓了頓,加重語氣,“最重要的一點,這兩塊表的設計必須獨一無二,百達翡麗永遠不能將相同的山脈輪廓、日期刻法、名字組合用在其他任何表款上,包括定製款。”
斯特恩的眼睛亮了起來,他從抽屜裡拿出個皮本,飛快地記錄著,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與座鐘的滴答聲交織。“阿爾卑斯山的琺琅表盤,8月8日的紀念刻字,名字縮寫的花體設計,”他複述著要求,語氣裡帶著興奮,“這確實是獨屬於你們的故事。請稍等,我讓設計總監和機芯大師們過來,我們一起把想法變成圖紙。”
十五分鐘後,三位穿著白襯衫的男士走進會客室。斯特恩介紹道:“這位是設計總監皮埃爾,擅長將自然元素融入表盤;這位是機芯大師阿爾芒,百達翡麗的ca.324機芯就出自他的團隊;這位是琺琅工藝師讓,他的微縮琺琅能做到毫米級的精度。”
皮埃爾率先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上很快出現了表盤的草圖。“男款用41毫米表徑,鉑金材質,”他指著屏幕上的山脈線條,“阿爾卑斯山的輪廓要用激光雕刻出凹槽,再填入多層琺琅,第一層是冰川的幽藍,第二層是日出的淡粉,最後覆一層透明琺琅,讓色彩有層次感,像真實的山脈在光影下的變化。”他放大細節,“小秒盤的位置設計成顆流星的形狀,正好對應8月8日的流星。”
阿爾芒接過話頭,調出機芯的三維模型:“男款用我們最新的ca.330機芯,在原有基礎上強化了防磁性能,采用非晶態合金遊絲,能抵禦15,000高斯的磁場——就算靠近強電磁設備,走時也不會受影響。計時模塊經過重新調校,啟動響應速度比普通款快0.1秒,防水結構用的是百達翡麗專利的螺旋式表冠,300米防水絕對有保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讓則展示了琺琅樣品,一塊巴掌大的金屬片上,微縮的山脈栩栩如生,冰川的藍帶著種剔透的冷,日出的粉卻透著暖意。“這種多層琺琅要經過九次燒製,”他用鑷子夾起樣品,對著光轉動,“每次燒製溫度都要精確到±1c,稍有偏差,顏色就會發灰。名字縮寫的花體字要用黑色琺琅填色,嵌在山脈下方,像條隱秘的簽名。”
女款的設計更顯細膩。皮埃爾展示的草圖裡,表盤是橢圓形的,36毫米表徑,磨砂鉑金表圈摸上去像天鵝絨。“阿爾卑斯山的輪廓在這裡,”他指著表盤上沿,“用更纖細的線條,像水墨畫。月相盤設計成山穀的形狀,月亮升起時,就像從山穀裡爬上來一樣。”他點開表背的設計圖,“8月8日的日期刻在這裡,周圍環繞著兩圈細鑽,像流星劃過的軌跡,名字縮寫則刻在表扣內側,隻有戴上時才能看到。”
阿爾芒解釋女款的機芯:“用ca.240超薄機芯,厚度隻有2.5毫米,戴在手上幾乎感覺不到重量。月相功能經過特彆調校,誤差每122年才會累積一天,比普通月相表精準三倍。防水100米,日常佩戴足夠了。”
斯特恩看著唐·本傑明和米歇爾,見兩人都露出滿意的神色,才從公文包裡拿出合同。“基於這些設計,我們擬定了合同條款。”他指著其中一條,“設計費100萬歐元,包含琺琅工藝研發、機芯改造、專屬模具製作——這些模具在兩塊表完成後會立即銷毀。表款總價300萬歐元,男款200萬,女款100萬,需先付50作為定金,即150萬歐元,明年12月31日前交付,驗收合格後支付尾款150萬。”
他翻到下一頁,重點標出:“獨家性條款——百達翡麗承諾,此兩款表的表盤圖案、表背刻字樣式、名字縮寫組合、機芯微調參數,永久歸唐·本傑明先生與米歇爾小姐所有,不得用於任何其他表款,包括品牌自身的紀念款。如有違約,需支付設計費與表款總價之和的十倍作為賠償。”
唐·本傑明仔細閱讀著合同,每個條款都清晰明確,甚至連交付時的驗收標準都列得清清楚楚:琺琅色彩偏差不得超過△e1.5,機芯走時誤差每日不超過3+2秒,防水測試需在客戶代表見證下進行。“條款很周全。”他抬頭看向斯特恩,“就按這個來。”
簽字時,皮埃爾的電腦屏幕上,兩塊表的三維模型正在緩緩旋轉,阿爾卑斯山的輪廓在虛擬的光影下流轉,像把記憶封進了金屬與琺琅的世界。米歇爾看著屏幕上的月相盤,忽然輕聲說:“等拿到表的那天,我們再去阿爾卑斯山吧,看看表上的月亮和真實的月亮,哪個更圓。”
唐·本傑明握著她的手,在女款表的合同頁簽下名字,筆尖落下的瞬間,仿佛與時光達成了一場契約。
離開會客室時,斯特恩笑著提議:“正好到了午餐時間,不如嘗嘗我們的員工食堂?很多客人都說,百達翡麗的食堂比日內瓦的米其林餐廳更有味道。”
穿過工坊區時,唐·本傑明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百達翡麗的生產全貌。數十位製表師坐在胡桃木工作台後,放大鏡下的手指比蝴蝶振翅還要輕盈。有人在給機芯零件做日內瓦紋打磨,銼刀劃過金屬的聲音細得像絲綢摩擦;有人在安裝陀飛輪框架,鑷子夾著比米粒還小的螺絲,精準得如同外科手術。空氣中彌漫著金屬、潤滑油與鬆節油的混合香氣,乾淨而專注。
食堂在地下室,推門而入時,喧鬨的人聲與食物的香氣撲麵而來,與樓上的安靜形成鮮明對比。長條形的餐桌上,穿著工裝的製表師們正邊吃邊聊,有人拿著麵包比劃著機芯結構,有人用鋼筆在餐巾紙上畫表盤草圖。
“我們的廚師以前在洛桑的酒店工作,”斯特恩指著取餐台,“知道大家長時間低頭工作,特意準備了護眼的胡蘿卜湯和補充體力的牛肉派。”
取餐台前的食物簡單卻精致:胡蘿卜湯盛在粗陶碗裡,表麵浮著層淡奶油,撒著新鮮的歐芹;牛肉派的酥皮金黃酥脆,裡麵的肉餡混著蘑菇與紅酒,香氣濃鬱;甜點是焦糖布丁,焦糖層敲開時發出清脆的響,布丁的嫩滑裡帶著香草籽的顆粒感。
唐·本傑明和米歇爾端著餐盤,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百達翡麗的後花園,幾株老梧桐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著光。鄰桌的兩位製表師正在討論琺琅的燒製溫度,一個說“昨天那批淡藍琺琅,第六次燒製時溫度高了0.5c,就差了點意思”,另一個則說“下次試試先降1c,最後一次再補回來”。
“他們談論工作的樣子,像在談論藝術品。”米歇爾舀起一勺胡蘿卜湯,清甜的味道裡帶著奶油的醇厚,“不像我們,談的都是合同和數字。”
“但本質是一樣的,”唐·本傑明咬了口牛肉派,酥皮的碎屑掉在餐盤上,“他們追求琺琅的完美,我們追求項目的完美,都是在和自己較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斯特恩端著咖啡走過來,坐在他們對麵。“剛才設計們說,你們的要求讓他們很興奮,”他笑著說,“百達翡麗做了184年的表,最怕的就是重複,最期待的就是獨一無二的故事。”他看向窗外,“我祖父常說,好的手表不是冰冷的機器,是有記憶的,它會跟著主人經曆風雨,記錄那些重要的瞬間。”
午餐快結束時,讓端著個小盒子過來,裡麵是塊琺琅試片,上麵刻著縮小版的阿爾卑斯山輪廓,雖然還沒完成最終燒製,淡粉與幽藍的層次已經初顯。“送給你們做紀念,”他有些靦腆,“這是第一版試片,不算完美,但帶著我們的心意。”
米歇爾小心翼翼地接過試片,金屬的冰涼透過指尖傳來,琺琅的色彩卻像帶著溫度。“謝謝,”她輕聲說,“我們會好好保存。”
離開食堂時,唐·本傑明回頭望了一眼。那些穿著工裝的製表師們還在低頭吃飯,偶爾抬頭討論幾句,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們身上,像給這群時間的匠人鍍上了層金。他忽然明白,百達翡麗的傳奇,不隻在那些天價腕表裡,更在這些日複一日的專注與堅持裡。
日內瓦國際機場的私人停機坪上,灣流g650已經整裝待發。艾娃站在舷梯旁,手裡拿著登機包,看到他們過來,立刻遞上兩份文件:“先生,米歇爾小姐,您讓查的蒙特卡洛藝術博覽會的日程——下周開幕,正好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