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
看著大概十公分厚的文件,楊雄頗感興趣,這些可都是錢啊!
認真翻閱了這遝文件,楊雄發現代言主要分為五大類:
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銳步
飲料:佳得樂、寶礦力
科技產品:蘋果、索尼
奢侈品:豪雅手表
汽車:寶馬、奧迪、豐田
當然,還有一類比較特殊——中國市場專屬。除了傳統的李寧,聯想、華為等科技公司也在其中。
卓越網、當當網這些古早時期的互聯網電商竟然也發來邀約。
另外還有康師傅、旺旺的食品的代言,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巨頭也參與其中。
將卓越網與當當網兩份格格不入的文件從一遝文件中拿出來,楊雄好奇的問:“亨利,這兩份邀約是怎麼回事?”
托馬斯看了看,笑著道:“這兩家互聯網企業見你奇貨可居,打算以‘NBA正品直購’為噱頭簽下獨家合作。”
“還能這樣玩?”
楊雄有些佩服這些玩互聯網的大佬了,尼瑪,以簽下自己為噱頭的“NBA正品直購”概念一推出,公司估值估計就能上漲一大截。
看了一下簽約金額以及年限:5年1000萬美元!
後世楊雄沒聽過卓越網的名聲,估計是被收購或者倒閉了;當當網卻一直存活到他重生的時候,那時老李腰間的公章還讓他樂嗬了好久。
“先簽這家!”
楊雄把當當網那份文件遞給托馬斯。
這些互聯網企業有錢得很,一年200萬美元呢,不知道一年的盈利有沒有這麼多!
雖然當當網可能會更賺,但他也不虧,現在他的年薪才不到400萬呢!
不到400萬的年薪還需要他辛苦打球,代言當當網卻隻需要不到一天的功夫。
定下簽約當當網這事,楊雄又翻看中國市場的其他牌子。
相比於互聯網的豪爽大氣,其他牌子就差點意思。
聯想和華為的競標價都是3年800萬美元。
康師傅和旺旺食品價格更低。康師傅三年300萬美元,旺旺食品2年160萬美元。
一想到簽約康師傅賣泡麵,楊雄就有些頭大。
泡麵在這個年代的中國還屬於熱銷貨,但過不了幾年就會成為垃圾食品的代名詞。
楊雄可不想在幾年後看到諸如“三分淬煉,一味補充!”、“三分天注定,一味靠打拚!”乃至“奮鬥能量補充”這類台詞出現在互聯網上。
再說這些食品與他現在的形象也不搭邊,而且價格低廉,所以直接否決。
其他諸如奶茶、啤酒、白酒也否了。
目前他空有名氣,卻沒在NBA打出名頭,邀請他簽約的品牌都是抱著奇貨可居的態度賭一把,還是先接科技類以及互聯網企業的廣告吧!
至於家樂福、沃爾瑪這些連鎖超市巨頭,當然要接下。這玩意對他本身沒有任何影響,對方想借助自己的影響力開拓中國市場,自己也借對方的名氣擴大影響力。
至於是簽家樂福還是沃爾瑪,他還要與哈佛團隊商量一下,看看具體怎麼做。
看完中國市場的代言邀約,楊雄把目光轉向美國市場。
美國市場才是代言的大頭。
除了傳統的球鞋代言外,飲料、科技產品、奢侈品的代言價格也不低,是代言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