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池縣城南門有一家客棧,叫“醉魂樓”。
“醉魂樓”的門麵不大,臨街兩間屋並著一廳,算是餐廳。
樓上兩通屋是老板的住房和浴室,餐廳後麵是一個龐大的四合院。
這座四合院內有茶坊、賭場、澡堂。
樓上還有一排房子住著靠出賣肉體生存的紅塵女子。
年紀差參不齊,檔次各有所異,有的適合家財萬貫的紈絝子弟。
也有的適合偶有小錢的下泥巴人。
龍德文那一次進城交了貨以後,就扛了銀元往“醉魂樓”奔。
他早就是醉紅樓的一張老臉,同老媽媽也混得爛熟。
那老媽媽深知龍德文的脾性。
龍德文剛入座,先聞到一陣異常香味。
接著就看到一個三十來歲健碩漂亮的婦人撩開碎花門簾鴨子般的遊到他身後。
龍德文吃笑著小聲叫了一聲“媽媽”,便把一袋銀元往她身上一拋,準確無誤地投進了那個婦人的懷裡:
“照例先幫我收著,然後陪我喝兩杯。”
婦人雙手捧著懷裡的銀元,狐媚地笑了笑:
“我後院新辟了一間雅座,在那裡喝酒比這舒服多了。”
說完就轉身向後院走,龍德文嘻笑著跟了上去。
“醉紅樓”的生意特火,老板經營得當。
隻要是踏進門的客官,隨身攜帶的黃金白銀或名貴的東西。
交給店家,走的時候絕不差錯半毫。
各種生意也明碼實價,吃喝嫖賭隨客所好,絕沒有絲毫勉強。
所以凡是喜歡玩樂的過往客商、鄉下漢子閒下來總是喜歡往裡鑽。
新辟的雅間在進門的右側,與火房僅一牆之隔,這樣便於客人叫菜堂倌跑堂。
兩丈四尺深的一間屋子裡擺了四張小圓桌,各居一角,分彆被布簾隔了。
中間留著一個寬鬆的過道。
那風韻十足的婦人就是“醉魂樓”的老板,她一手挽了龍德文坐在一張小桌前。
摸了摸龍德文那方正的臉:
“越來越逗人喜歡了!你先等一會兒,我把你的東西收好再來!”
跑堂的小二認得龍德文,先給他沏杯茶然後就往廚房裡跑。
掌勺師傅一聽說是武池鎮的龍德文,不用招呼,就給他整了三菜一湯。
菜是紅燒牛鞭、麻辣雞塊、脆皮魚,外加一盆鯽魚湯。
酒是正宗的武池小窯二鍋頭。
酒菜上齊,小二退出去後,老媽媽就像風一樣溜了進來,緊挨龍德文坐了。
這老媽子叫常玉潔,十六歲如花以玉的她淪落風塵。
被舅舅賣到“醉魂樓”,改名婉娘。
婉娘在絕望之下也就順了天意,不但十分乖巧的替老媽媽拚命賺錢。
而且還特彆能解老媽媽的煩,深得老媽媽的鐘愛。
十年後,老媽媽因病身亡,就把全部家財交給了她。
龍德文初進“醉魂樓”是一個夏天,因貪杯喝了大醉,一袋銀元撒得滿地都是。
廚師、小二和一些食客見是一個陌生人,又恰逢婉娘外出辦事,頓時起了歪心。
爭先恐後地去搶地下的銀元,掌櫃的肖總管也佯裝沒有看見。
恰值此時,婉娘帶了兩個保鏢辦事回來。
趕上這出戲,她大喝一聲,所有拾銀元的手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