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學問
有時候,一個人的姓名決定這個人的一生。”
這句話在三歲的女孩李素華後來的一生中得到了明確的印證。
湯若水的女兒原名叫孫靜,後來改名為李素華是意義深遠的。
土改運動結束後,土匪李二哥的大哥老紅軍李元善在太平鎮鎮長這把交椅上已曆時一年之際。
原白黨駐縣部隊的連長孫書拿著金城縣紅軍軍管會證明他主動投誠的文件來到了太平鎮。
他一進門,妻子湯若水就驚喜地跑過去緊緊摟著他,好半天才鬆了手。
湯若水眼珠裡噙著淚,臉上卻笑著,“書哥,我去幫你泡杯茶,再弄菜溫酒!”
一九五二年的春節喜慶的餘韻還彌散在太平鎮的家家戶戶,與往年不同的是人們活得更輕鬆更快活了。
正月初十的太陽似乎比以往的更為溫暖明亮,街上的青石板被一場大雨擦得鋥亮。
當孫書抱著女兒孫靜買了一大把糖回來,湯若水已在桌子上擺好了酒菜。
夫妻二人對飲三杯之後,湯若水突然說:
“我想給靜靜改名,不知書哥同意不同意?”
“改名?孫靜這個名不是好好的麼?”
孫書滿臉迷茫,湯若水給他斟了一杯酒,然後輕聲對他說:
“是她大伯提的議,他大伯說一定得改!”
“她大伯?”
“是的,你還不曉得,二哥的大哥李元善,是全縣有名的老紅軍,現在是我們太平鎮鎮長。”
“他十六歲就離家參加了紅軍,經曆了二萬五千裡長征,立了許多戰功。”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槍傷,如果不是他時而不時有些輕微神經錯亂,大嫂說他已經是縣長了!”
孫書一下子興奮了起來,他明白了湯若水要女兒孫靜改名的用意。
後來他聽到湯若水告訴自己今年的正月初三,縣上來了兩輛小車。
是縣長和縣委書記親自提著禮品給李鎮長拜年。
孫書高興得舉起杯:“來,若水,咱們為靜靜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大伯乾杯!”
湯若水看孫書那高興的樣子,心裡也就踏實了。
當初李元善給他提議,她心裡還害怕孫書不同意。
此時看到孫書答應得如此爽快,她不由會心的笑了:“好,乾杯!”
土改工作隊給湯若水劃成份的時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湯若水是土匪李二哥的小老婆,後來的丈夫又是白軍連長。
但她又是李元善的弟媳。
工作組下麵的人不敢擅自做主,就請示隊長胡長鎖。
胡長鎖找到李元善,李元善沒有多話,隻給胡隊長說了一句:
“湯若水是被土匪李元吉搶去成親的,李元吉做的惡都與她沾不到邊。”
“而且她的第二任丈夫孫書是主動投誠,你們就按政策給她劃吧!”
胡長鎖召開了一個特彆會議,把湯若水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研究。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湯若水曾經的老公是罪大惡極的土匪頭子,但她卻是一個受害者。
而她的第二任丈夫孫書又是一個主動投誠並且獲得了軍管會特赦的人。
最後由工作組長胡長鎖拍板,把湯若水劃成了“雇農”。
孫書和湯若水幾經商量,決定把女兒改名為“李素華”。
吃完飯,孫書就說他還得到鎮政府登記,湯若水一把拉住:
“先彆急,休息一會兒,睡個午覺吧!”
說罷臉蛋露出一絲紅暈。孫書輕輕握住若水的手,問她:
“你說,我如果去登記,他們將給我劃個什麼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