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茅廁裡的石板_顯微鏡下的太平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 第110章 茅廁裡的石板

第110章 茅廁裡的石板(1 / 2)

賈新書和羅美美在合作化時就屬於城鎮居民,吃商品糧,當然也製豆花、豆腐乾賣冷酒。

食堂化後,由於一年又一年的自然災害,城鎮居民的商品糧由原來的二十四斤減至十五斤。

儘管如此,也比農村的社員好得多,豆腐渣加蔬菜加鹽巴也是補貼日子好食品。

賈仁慈結婚以後,名義上賈新書與慈兩口子分了家,但仍然在一口鍋裡吃飯,每當賈仁慈偷了米、麵回來,養母羅美美總是又驚又喜:

“仁慈啊,讓彆人曉得了,讓人知道了那可不得了!”

賈仁慈坦然地說:“媽,你儘管煮儘管吃,吃飽了算數,雷公不打吃飯人,被他們抓住大不了挨批挨鬥,總比餓著肚子強,不要怕!”

賈仁慈到衝鋒排小食堂後手腳收斂了,一是汪秀民管理有方,三十幾個人輪流作炊事員,三十幾雙雪亮的眼睛都瞅著賈仁慈。

二是賈仁慈在大食堂的時候早就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他也不打算在這個時候露出什麼把柄。

衝鋒排所經營的“豐產路”就是公路邊太平溪旁的五十多畝良田,它依賴於太平溪的水和三十多個人日夜的奮戰,總算有了豐收。

汪秀民算盤敲下來,平均畝產居然達到了四百二十多斤,比大集體的翻了一個番。

秋夜涼爽,蚊蟲眾多,汪秀民叫衝鋒排的幾個人在小食堂的糧倉貼好了封皮,回家剛坐下,賈仁義就進了屋。

汪秀民招呼他坐下凳子,就叫夫人張氏點燈,張氏捧著一盞桐油燈從寢室出來,放在堂屋的飯桌上,就默不作聲地進去了。

“二表叔,我想知道豐收路的稻穀豐收了,你下步怎麼打算?”

“搶栽秋紅苕,不圖紅苕,隻要有苕葉就行,填飽肚子是大事。另外還種點小白菜,種點油菜什麼的。”

“對頭,”賈仁義有些興奮,“二表叔,我們想到一起去了,生產自救是我們當前的唯一出路,不能光指靠國家,國家也很困難。”

賈仁義不但要汪秀民“自掃門前雪”,而且還要他兼顧他人瓦上霜。

他要汪秀民把死亡穀那邊山梁上十多畝地也儘快安排好生產,肥料可以到太平小學的茅廁去擔。

汪秀民聽後麵露難色,他對賈仁義說:“賈部長,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關鍵是你爹,他是營長,他怎麼能同意我們衝鋒排動他的土地?”

“先不管這麼多,那片土地幾乎都在撂荒,他老人家呆板、固執,一味搞應付式生產,不考慮現實情況。”

“我已給你們支書吳奉民同營裡其他的幾位同誌說過了,你放手去搞,我爹的工作我來做。”

賈仁義對他爹呆板的工作方式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他到全公社九個營去調查過了。

由於都一致采取了“大食堂”化“小食堂”的方式,雖然吃野菜不少,餓得沒辦法吃白泥也有,但餓死人的情況卻不多。

隻有太平營的人,直接或間接被饑餓奪去生命的有七八人。

汪秀民又提到了賈新河安排賈仁慈來小食堂的事,他直接告訴賈仁義,那是他爹安排下來抓自己的小辮子。

“抓小辮子無所謂,因為我汪秀民行得正坐得端,但讓人日火的是你爹隔三岔五到小食堂,說衝鋒排的煮多了分多了。”

“你爹不敢罵我,就衝你弟弟仁慈罵,那話臭得……其實大家都明白,他是指桑罵槐。”

汪秀民向賈仁義訴苦。


最新小说: 科研係學霸 趙進李的心裡 深藍鏽蝕 無止的界限 閃婚,老婆竟是高冷總裁 重生之能量科技 空空十年 1981小漁村,從趕海買船開始 泡妞套路之三十六計 陵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