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冬日寒風凜冽,刺骨侵肌,然而參會人員內心的熱忱卻遠勝暖氣。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當日隆重召開。
此次會議作出了一項影響深遠的決策:具有時代印記的“人民公社”這一稱謂,正式更名為“鄉”。這一變革浪潮迅速席卷全國,金城縣太平人民公社亦在其列。
那塊懸掛多年、見證了諸多民生瑣事的“金城縣太平人民公社”牌子被悄然取下,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金城縣太平鄉人民政府”牌匾。新牌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彰顯出新時代的蓬勃氣象。
新任太平鄉黨委書記許廣安,由縣農業局調任而來,係大學生出身。他時年三十五歲,中等身材,腹部略顯豐滿,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度可觀的近視鏡,仿佛承載著他滿腹的學識。
許廣安麵容親和,嘴角常帶笑意,神情忠厚,給人以大智若愚之感,似乎任何難題到他麵前都能迎刃而解。
新鄉長龍漢成更為年輕,僅三十二歲,同樣是大學生。他皮膚白皙,頭發呈自然卷曲狀,高挺的鼻梁下布滿胡須,儘顯成熟乾練。他臉上始終洋溢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與可靠。龍漢成從縣水電局調任,懷揣水利專業技能,立誌為太平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進入八十年代,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如春風般吹遍農村大地。家庭成為農村基本生產單位後,曾經在農村發揮重要作用的農村合作醫療失去了原有的依托,如同無根浮萍,在全國多數農村地區迅速消失。
柳青青所在的醫療站,不幸也淪為其中之一。一夜之間,柳青青便成了時代浪潮中的失業人員,生活方向陡然變得模糊。
然而,就在此時,中國電影事業卻迎來黃金發展期,《英雄兒女》《上甘嶺》等承載著時代記憶與民族精神的優秀影片不斷湧現,推動電影事業蓬勃發展,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深刻印記。
金城縣太平鄉不願落後,為緊跟電影熱潮,推動電影事業在本地紮根發展,鄉黨委召開會議,鄭重決定增設一名電影放映員。該崗位要求頗高,需具備讀寫繪畫能力及一定文化水平,方能勝任傳播文化、豐富鄉民精神生活之職。
經過一番篩選,太平鄉太平大隊的柳青青,如同深埋地下的明珠終被發掘,成為最合適的人選。大隊書記吳奉民深知柳青青的才乾,聽聞鄉黨委招募人員,當即全力推薦了這位剛失業不久的赤腳醫生。
消息傳至鄉黨委書記許廣安與鄉長龍漢成耳中,二人商議後,立即召開鄉黨委常委會。會上眾人充分討論,最終通過了柳青青到鄉電影隊工作的決議。不僅如此,遵照上級指示,太平鄉還順勢成立了“文學創作組”與“通訊報道組”。
黨委書記許廣安親自牽頭,擔任文學創作組組長,柳青青被任命為副組長,組員包括初中教師黨然與農民吳詩文。通訊報道組方麵,由鄉政府廣播員塗希擔任副組長,雷鳴平、楊雷敏為組員,一場文化建設的新征程,在太平鄉悄然拉開序幕。
……
時間回溯至三年前,在太平鎮,獨自生活多年的光棍黨然,做出了一件令眾人瞠目結舌之事——他破天荒地設宴請客。
受邀客人包括柳青青、女知青秦弦、袁圓、村黨支部書記吳奉民,以及黨然的姐夫竹節,竹節的妹妹與妹夫竹青,還有柳青平。
要知道,黨然在太平鎮素來以“小混混”聞名,平日行事不拘小節,無人料到,這個看似吊兒郎當的青年,竟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考上大學。
這一年,太平公社人才輩出,考上大學、中專的共有八人,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可命運卻對柳青青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柳青青成績優異,在全縣排名第二,卻遭人無端舉報,稱其患有癆病,全靠飲酒維持生命。後來醫院體檢,果真查出他身體存在問題。這病根要從十七年前說起,當時柳青青年僅十四歲,為填飽肚子,刨了生產隊一根紅薯,結果被村長賈新河連打三拳,致使其吐血。
這三拳,不僅摧毀了他的身體,更斷送了柳青青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自此之後,命運便如對待無人問津的中藥一般,將他安置在太平大隊的合作醫療站,日複一日與寒、熱、溫、涼,酸、苦、甘、辛、鹹等四氣五味打交道。
黨然金榜題名時,並未忘記備考路上對自己幫助極大的柳青青。宴席上,他恭敬地將柳青青推至首席位置,誠懇地說道:“青青哥,您不僅是我的兄長,更是我人生路上的導師。無論是做人的道理,還是寫文章的學問,您都當之無愧是我的老師。沒有您一路的教導,就沒有我的今天。這首席位置,您當之無愧!”
柳青青心中一直懷揣著熾熱的讀書夢。高考製度恢複後,他被壓抑許久的求學熱情瞬間迸發,並愈發強烈。他毅然選擇文科,從此開啟了廢寢忘食的學習生涯。無論晝夜,他都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爭分奪秒地學習、歸納。對於文、史、地、政等學科,他進行了細致分類,整理出十幾本學習提綱,每一本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期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短短半年時間,憑借一股韌勁與過人天賦,他自學完成了高中所有課程。同時,他見黨然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心中焦急,便苦口婆心地勸說黨然加入高考隊伍。被他說動的,還有知青秦弦和袁圓。在柳青青看來,對他們而言,上大學是改變命運、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
懷揣著這一想法,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耗費巨大精力整理的十幾本學習提綱交給黨然等人,希望能助他們圓大學夢。
柳青青還時常鼓勵大家:“高考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一道難題都像一座堅固的城堡。我們必須有打持久戰的決心,今年考不上,沒關係,繼續複習,明年再戰,世上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題。”
“再者,文科知識,除作文需要些許靈感與才氣外,其餘大多依靠熟練掌握與死記硬背。”
“不過古文部分確實有難度,我們幾人的基礎相對薄弱,秦弦和袁圓是高中畢業,黨然是初中畢業,我最為糟糕,小學畢業後便輟學了。因此論基礎,你們考上的機會比我大得多。”
秦弦聽後,輕笑一聲,打趣道:“柳青青,你就彆取笑我們了。我們這些所謂的高中生,在學校隻讀了兩本書,一本紅寶書,一本老三篇,腹中的知識儲備實在匱乏!”
秦弦是來自水城的知青,下鄉後被分配至太平公社太平大隊旁的象鼻大隊。起初與她一同下鄉的還有另外兩名女孩。那兩名女孩背景不凡,純淨亮眼,下鄉僅一年,便憑借各自的關係順利回城。
白雪離開太平鎮後不久,常春燕也返回城裡,在水城的絲綢廠謀得一份工人差事。後來,經公社知青辦統一安排,秦弦來到太平大隊知青點,與袁圓同住。秦弦身材小巧玲瓏,一張圓臉,皮膚白淨細膩,容貌十分秀麗。她性格開朗,整日笑容滿麵,一開口便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那笑容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的煩惱。
白雪離開後,整個醫療站僅靠柳青青一人支撐,工作繁忙至極。白天他要下隊巡回醫療,既要防控疾病,又要推進計劃生育工作,此外還有一畝二分地的藥地需要悉心照料。隻有到了夜晚,四周寂靜之時,他才有屬於自己的複習時間。即便如此忙碌,他也未曾忘記幫助黨然等人備考。他將大家召集到醫療站,每晚組織集中學習,通常不到半夜十二點,學習小組絕不解散。
那段日子,他一邊爭分奪秒地自學,一邊還要耐心擔任這群小兄弟小妹妹的老師,其中的辛苦勞累不言而喻。但看到大家在知識的滋養下不斷進步,他內心又充滿喜悅,樂在其中。彼時,醫療站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太平公社的夜校,燈火通明,書聲琅琅。
經過兩百多個日夜的刻苦學習與深入研討,那十幾本複習提綱上的內容,大家早已爛熟於心。
臨上考場的前一晚,柳青青等人相聚在一起,滿懷壯誌地吟誦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喜歡顯微鏡下的太平鎮請大家收藏:()顯微鏡下的太平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