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年往事_唐詭:從元芳之子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章 三年往事(2 / 2)

元來恍然,斜著眼上下打量了李伏蟬一陣,這才慢慢收回視線,心裡暗道:蘇無名雖是狄公弟子,卻自命清高,未曾動用狄公人脈,不然也不會在小小的武功縣蹉跎十年。

如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不也攀附上了公主。這人的子侄,想必是聽到蘇無名得公主器重,高升長安,特地來趨炎附勢。

當下也不在意,收回了目光。

可李伏蟬是何人,習武之人對他人視線尤為敏感,而李伏蟬更是個中高手,元來那審視的目光剛投來便被察覺,最後那眼底的輕蔑更是被李伏蟬儘收眼中。

“好個元來,裝神弄鬼久了,還真以為自己成仙了不成!”李伏蟬心底暗笑,蘇無名既然介紹了自己,那他自然也不能無動於衷,上前一步,也不行禮,高聲道:“涼州,李伏蟬,見過元縣令!”說話時,還用上了勁力,元來聞聽,仿佛驚雷炸響。

“等等,涼州,李、李伏蟬……”元來被這洪亮的聲音驚了一刹,整個人仿佛呆住。

蘇無名見狀,輕聲責怪:“伏蟬,何故如此大聲,嚇到元縣令了!”說話間還對李伏蟬眨了眨眼,偷偷笑了笑,你個老東西剛剛那眼神當我沒看見啊!該你被嚇!

片刻,元來緩過神來,也不計較李伏蟬的大聲,反而行了一禮,恭敬問道:“可是三年前,拒官不做,慈恩寺留詩,文名震驚長安的狀元郎,李伏蟬李郎君?”

蘇無名愕然,這才想起了,三年前轟動長安的一件大事,李伏蟬正是其中的主角。

三年前,秋闈之試,李伏蟬多年習文,雖不慕功名,不求權利,但以此驗證多年所學,倒不失一個好辦法。

層層篩選,縣試、州試,一直到長安秋闈,李伏蟬一路奪魁,問鼎狀元。唐朝科舉,並不完善,不糊名,不謄卷,說到底,還是靠著家世關係,以此為根本。

李伏蟬雖一路過關斬將,本該止步秋闈,誰想到,到底是皇朝最頂峰的那群人,國家機器麵前,很難有人有所保留。

時值中宗在位,韋皇後把持朝政。而李隆基、太平公主等人正暗中蓄力,籠絡人才,尤其是這科舉之下,更是這些人的必爭之地。

參加科舉之人,無不是知根知底,甚至,本就是朝堂之爭,各方勢力之間的利益瓜分,而即便不知底細,也要給你查個乾淨,再收入囊中。

李伏蟬,前千牛衛大將軍,正三品大員李元芳之子,文昌右相狄仁傑之孫,這樣的身世,何人不眼饞。李元芳曾戍守邊疆,後追隨狄公,二十年前幾乎打遍天下,無一敵手,而狄公門生,遍布天下,朝堂之內,有幾人不曾受其點撥提拔。

故秋闈未開始,各方人馬,齊聚李伏蟬之居所,煩不勝煩。

秋闈結束,李伏蟬雖未明確表示歸附哪方勢力,卻仍一舉奪魁。想來,皇宮中的那群人仍寄希望於日久天長,總能見到李伏蟬歸附的一天。

誰曾想,科舉後,新科進士們齊聚慈恩寺題名時,李伏蟬留下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彆》後飄然遠去,其中最後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轟傳天下,叫人歎服。

此事雖惹得朝堂震動,天子震怒,卻在事後不久,韋皇後毒害中宗,李隆基等人發動政變,睿宗繼位,李伏蟬一事反而再無人關注。

“不敢,伏蟬年少輕狂,行事孟浪,倒是當不得什麼文名。”李伏蟬不卑不亢地回複道,倒也回了一禮,此人雖作惡,但如今畢竟是蘇無名得頂頭上司,倒是不好叫蘇無名難做。

而李伏蟬心裡也確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文名,不過恰逢其會,盜用了那位如今年僅十一二歲詩仙的詩罷了,倒是對不起他了,或許日後,有所補償。

元來倒是個會說話的,即便李伏蟬語氣冷淡,倒也不見怒色,反而說道:“李郎君謙虛了,長安城自那以後,誰人不知李郎君大名,隻可惜無緣一見,”元來稍頓,想了想又說到,“而且我還聽說,李郎君乃李元芳將軍之子,狄公之孫,這更是叫人心生仰慕啊!”

好你個元來,後麵這句才是重點吧!李伏蟬也不搭話,還順手搶去了成乙手中最後一塊胡餅,成乙無奈一笑,倒也不曾說甚。

元來見李伏蟬不搭話,也不尷尬,反而對著蘇無名說到:“哎呀,蘇兄,李郎君前來,你也該知會我一聲啊,不然,我必給你們安排其他住處,怎麼也不讓你們住在這裡啊!”

蘇無名眼角抽搐,合著我一個人就讓我住這唄,雖心裡緋議,麵上卻不顯,反而說到:“元縣令,伏蟬也是昨夜才到,又逢我暈倒,這才無人知曉,但也無需安排什麼住處,這裡清幽靜謐,已是極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元來顯得有些為難,瞥過眼神看了看李伏蟬。

李伏蟬咽下最後一口胡餅,說道:“蘇阿叔所言正是伏蟬所想,此處甚好!”

到此,元來自討了沒趣,便不再多言,又跟蘇無名談論了些許公事,告辭離開。其中,便涉及道武大起一案卷宗被金吾衛等機關抄走一事。

蘇無名這才得空,拉住李伏蟬嚴肅說道:“伏蟬,你啊你,當年長安之事,多有不妥,就算你想棄官不做,也該上表天子,求得同意啊!你可知你一走了之,若真是龍顏大怒,怕是整個大唐都容不下你啊!”話語之間,焦急關切,似有後怕。

“是啊,小郎君,你可不知道,當年那事剛傳到武功縣,縣尉是寢食難安,深怕你出事啊!”蘇謙在一旁說道。

原來當年之事轟傳天下,蘇無名遠在武功縣也有耳聞,待聽得是李伏蟬時,便猜到十有八九或許正是那恩師之孫,焦急之際,寄出多封書信,長安、涼州等地均有,多日後,才各方傳來消息,宮中內亂,無暇顧及此事,而李伏蟬又隱匿江湖,不見蹤影,這才稍安。

李伏蟬自是知道蘇無名對他的拳拳關心之意,倒也不反駁:“阿叔放心,伏蟬不會了!”

蘇無名這才麵容緩和,想起剛剛李伏蟬對元來的橫眉冷對,問道:“你好像不太喜歡元縣令!”

李伏蟬毫不隱藏,說道:“我觀此人,前倨後恭,自然不喜,而且,我久經江湖,形形色色的人見了不少,習武者本就靈覺敏銳,我一見他,便心生警惕,此人估計,大有問題。”

蘇無名追隨恩師,與李元芳也是故交,當年種種,險象環生,冥冥之中,或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預感,曾多次救他們性命,而作為當世武功最高的元芳,這種預感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儘致。

此刻,聽得李伏蟬如此說,蘇無名心中多了幾分警惕,卻也仍勸誡李伏蟬:“我知你們習武有成者,冥冥中總有種常人沒有的直覺,但元縣令久經官場,難免有些官場中人的習氣,趨上欺下,倒也常見,你不可因一時之喜惡而影響對人的判斷,這是查案大忌!”

李伏蟬自然知曉,狄阿翁在時便時常教導他,不可因喜厭、好壞、善惡而亂其認知與判斷。

人心中的成見是座大山,一旦形成,便鑿不透,搬不走,遲早壓垮自己,也會壓垮他人。

李伏蟬認真行了一禮,“蘇阿叔放心,伏蟬謹記於心!”

喜歡唐詭:從元芳之子開始請大家收藏:()唐詭:從元芳之子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想吃絕戶?我帶養父嫁進軍區大院 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 詭案筆記:開局繼承宋慈仵作禁術 當祂們認為你是醫生 探案係統綁定落魄書生 太太彆演了,禁欲傅總會讀心 魂穿劉備,我二弟天下無敵! 星塵遺書 讓你當後娘,你躺平成全家白月光 明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