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之前他成立開心網和母公司開心科技,其中兩筆房地產收購,就向安居集團或者關聯子公司,輸入了2.615億美金的購房款。
開心科技買到了沙田的開心坊,四萬多平。
也買到了中關村的開心坊20萬平。看起來給了折扣價,實際上也不看看安居集團是什麼時候拿地的,那個時候的地價,2000年賣,也是暴利。
就好像2000年你拿地囤地,等到2015年去賣。利潤絕對是暴利,絕對不是某個人口中隻有30,政府拿走50。
如果他們拿的地是十年前的,那就絕對不是30。
這點李超人的公司是最喜歡玩的。一個項目動不動都要開發五六年。等周邊配套都被國家搞好了,就突然修好了。
這個時候賣出,可想而知。
夏小天閉目思考片刻,就知道,父母的事業越滾越大,尤其是手上的現金流越來越多,花不掉,又不敢亂投資。
於是選擇這種模式,把錢分批注入到上市集團。
一方麵增加控製力。
另一方麵,也是讓錢繼續生錢。
他家繼承問題還有一個好,那就是夏如姬和夏知秋寧可把股份分拆在大a上市,港股上市,也不願意引入實力過於強勁的國資或者外資銀團。
這不容易被人設計算計。這一點,後來的宗小姐顯然被算計了,親叔叔都不敢站在她這邊。
他家的安居置業,直接就是家族獨資,原有員工股東,全部轉移到了安居集團這個上市公司上麵。
安居集團哪怕兩家交易所上市,累計持股也高達60。即募集了大量資金,也不會丟掉控製權。還隱藏了家族資產。
總體感覺蠻好。
相比之下,安大煤礦升級的安大能源,規模更大,大概是安居集團的一倍,市值一千多億rb,不到200億美金。
不斷打包上市後的安大能源集團,包括四大資產,安大煤礦最強,安大石油第二,安大鐵礦第三,安大燃氣最弱。
股本在大a二次上市後,高達100億股,股價十多元。股權結構,基本上和安居集團高度類似。
這兩家公司可能花了父母團隊不少精力。
但也沒有阻止他們借殼上市把龍基綠能借殼上市。
想想12年上市,光募資就有上百億。
但現在借殼上市的龍基綠能,哪怕借助去年開始,長達兩年的5·19牛市,市值也隻是達到了130億。
這還是因為他們募資的資金準備並購三家略遜色的競爭對手,市場很看好一家獨大的龍基綠能。
這家公司,夏小天隨便查點資料就看到了,7月19日大a指數暴漲了一倍,終於超過了2000點,借助這波牛市,上市後總股本16億股的龍基綠能,股價站穩了八塊錢,市值達到了130億。
這家他家累計氪金15億美金的的企業,居然是平價上市。是的130億rb,折算成美金,就是15.7億美金。
考慮到上市借殼成本,他們實際上沒賺錢。
再加上上市後,兩大信托集團成立陽光新能源)控股,持股61,這是未來方便二次在港股上市設計的。如果港股上市增發20新股,剛好稀釋後,就是49。然後是就是大股東夏知秋,董事長,持股10,夫人,副董事長夏如姬持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