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其實沒啥好看的。就和他的尚樂置業和如泰置業一樣,就是一個“家族貝萊德”的資產管理平台。
一般覺得有價值,有長期升值價值的資產,就會分門彆類的往這兩個投資集團的資產表裡麵塞。而且兩個投資集團,居然沒有任何負債。也不允許做杠杆理財。
哪怕全球股市,金融市場土崩瓦解,對他們也沒啥影響,至於資產不值錢,縮水了。我不賣就好了。我自己喜歡就好。
類似我居住一套房子,你說去年值一千萬,今年不行了隻值三百萬,對我沒影響,隻要他房子沒倒塌,我能住,就可以了。價值幾何,無所謂。
相比起這兩家沒什麼好研究的。就好像沒人會去研究貝萊德集團的十萬億美金資產,到底持有的啥一樣。
相比之下,兩個“龍星”進行了調整。
總部搬到了卡夫國的龍芯集團正式改名“唐芯”控股集團,正式用“唐芯”品牌,取代:“龍芯”品牌。
這主要是內部交流的時候“龍星”和“龍芯”兩個一級集團經常混淆。改名後就沒影響了。
趁著全球股市火爆,龍星控股ceo於占海,成功把貝寶送到了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名字叫做“龍星貝寶”。
主要是認識“龍星”品牌的太少了。誰會想到,之前信托b很多企業,都屬於“龍星集團”。分拆後一蹶不振啊。
夏小天還從架構圖上麵看到,龍星控股包括兩個核心資產,一個是持股54的龍星貝寶,也就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台。這家公司上市增資了25再加上馬斯克等高管大量持股,又引入高盛大摩等華爾街股東。上市後還能持股54,已經很不容易了。
除此外就是未上市的“x”聯盟。
此時被夏如姬改組為“龍星投資集團”ceo就是原來“x”聯盟的盟主,領英集團的創始人裡德·霍夫曼。
夏家靠著“扶持”“貝寶黑幫”創業成功了30多家科技公司,遍布矽穀各個賽道。
也難怪夏如姬要成立龍星投資直接接收“x”聯盟的既得利益。
根據夏如姬的規劃,龍星控股會借助龍星投資持續做大在互聯網支付賽道的擴張。
也是丹鳥社團第三大“互聯網巨頭”。
前兩大就是海蝶係和知卿係。
除了龍星控股,還有就是唐芯控股,ceo還是高乾。
但此人已經成功把“龍芯ati”這個集團弄上市。此時貝寶募資了30多億美金後接近200億美金市值,龍芯ati大概有160億美金市值。龍芯ati此時最大對手並不是英特爾,而是麥特西方投資的英偉達。
董事長還是陳通,ceo是ati的創始人何國元,也是半導體的大佬。
由於從楓葉國搬到了矽穀,發展非常迅速。
龍星控股也好,唐芯控股也好,都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賽道和gpu芯片賽道的強有力爭奪者。
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上市後,這些公司也不需要夏家持續輸血。減輕了夏家投資壓力。對了唐芯控股對龍芯ati的持股高達72。除去募資的20流通股,剩下8全在員工和高管手上,其實以前更多,一度超過20,但夏家反複注資導致稀釋的太嚴重。再加上ipo又被稀釋20,還剩這麼多,符合風投科技企業的特色。
夏小天也就隨意看看,這兩個賽道要等到智能機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全麵爆發,才能成為千億級彆的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