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劉雋出征塞外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三個月內,劉雋得到消息不斷
幽州各地叛亂,張舉張純皆被沮授黃忠幾人戰敗,如今州內各郡被盧植幾人出麵安撫,算是後方安定。
劉雋可以安心的對付草原鮮卑和烏桓了。
異族此刻恐怕還未收到張舉張純幾人戰敗的消息,就算知道了也無妨,鮮卑素利和步度根已經集合大軍奔著自己,和關羽張飛幾人來了。
烏桓的十萬大軍也在路上了。
正在和鮮卑大軍彙合的路上,趙雲和張遼二人,與之交戰過幾次,使得烏桓軍不得輕易通過北平附近。
烏桓大人丘力居氣急敗壞,打又打不過,追也追不上,附近城內又有幽州兵馬在一旁虎視眈眈。
丘力居無奈,隻得率領大軍,繞遠路去和鮮卑素利,步度根大軍彙合。
劉雋率領大軍,直接攻克了被異族占領的定襄城,並且在城內留下一萬守軍,命田豐派人護送糧草到這裡。
劉雋身側的閻柔,給劉雋當做向導和翻譯,每攻克一個部落,就詢問周邊部落的情況,因此劉雋可以很快攻打鮮卑多個部落。
劉雋每攻克一個部落,就會讓閻柔上前,降者老人婦孺可免一死,頑強抵抗者,一個不留。
鮮卑部落剛開始還是頑強抵抗了,劉雋直接雷霆手段,殺掉了部落裡的男人,本來劉雋還是想就此為止。
但是,第一個部落裡的一個異族少年,衝著劉雋大吼,劉雋讓閻柔翻譯得知,那少年發誓長大之後要殺儘漢人,為他父親報仇。
劉雋看著部落裡的婦孺,眼神中充滿恨意,他知道,這些人留不得了,斬草務必除根。
於是劉軍下令全部殺了,然後轉身離去。
劉雋親衛,族中兄弟劉安勸誡道,“主公素來以仁義著稱,不可行此屠殺之事。”
劉雋看著劉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肩膀,
“仁義,何為仁義,當對何人仁義?。”
劉安被劉雋問的一愣。
劉雋繼續說道,
“我為漢將,當以治下百姓,國內漢民利益為先。”
“鮮卑烏桓與我漢人仇怨已久,且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留下這些仇恨大漢的種子在草原上,任其發展。”
“待到他們長大之後騎上戰馬,拿起武器,屠刀砍向我大漢子民之時,我,才是真正不配仁義之命!”
說完,劉雋緩慢離去,部下將士,此刻才知道,仁義並非就是不殺戮。
為了減少殺戮和戰爭,為了百姓的安寧,不惜名聲揮刀殺戮者,才是真仁義者!
閻柔敬仰的看著劉雋的背影,他比誰都知道異族的狡詐凶殘,對付他們就應該狠辣果決。
閻柔親自帶人去處理。
過後,劉雋每過一個部落,就會同樣處理,秉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想法。
鮮卑各族見識了劉雋部隊的勇猛,和劉雋的狠辣,再次麵臨劉雋時,紛紛跪地乞降。
劉雋將被降伏的異族遷到幽州各郡,以充人口,對待投降的異族,劉雋還是寬仁的。
劉雋並非一股腦的趕儘殺絕,他將投降了的異族分開融入管理,青壯編入軍中,婦孺送往遠離交界地帶的縣城之中。
劉雋讓沮授安排他們,要求與漢民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