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圈東北角,懸崖頂部。
龍豹單膝跪在背光麵的岩石陰影處,戴著戰術手套的右手輕輕拂過地麵落葉,像鋼琴家調試琴鍵般精準。
他指尖捏起一撮泥土,在指腹間撚開,觀察著濕度變化。
“濕度梯度顯示東南風,風速三級。”他對著耳麥低語,“周龍,調整你的B3區絆線角度,偏移15度。”
“收到。”沼澤邊緣,周龍正用醫用鑷子將一根0.2毫米的鋼琴線纏繞在蘆葦莖上。
他額頭的汗珠在防蚊麵罩下凝結,卻不敢抬手擦拭——
任何多餘的震動都可能破壞這精密的死亡藝術品。
在他腳下,十二枚72式跳雷被改造成“疊浪式觸發係統”:第一枚跳雷的衝擊波會掀開偽裝層,暴露出下方呈扇形分布的五枚定向雷。
這些陷阱表麵塗抹著從沼澤提取的藻類,在紅外成像中與周圍環境完全同溫。
............
湖泊西側,吳海正在調試他的“鏡麵殺陣”。
他拆解了三個狙擊鏡,將鏡片組安裝在蘆葦叢中特定位置。
這些鏡片組成的光學係統能將陽光聚焦到預設坐標——
任何經過該區域的敵人都會在特定時刻被刺目的反光暴露位置。
“光學陷阱校準完畢。”
吳海將最後一枚鏡片嵌入自製的液壓調節底座,“入射角匹配日出方位,誤差不超過0.5弧分。”
他身旁的水下,六個裝有熒光劑的密封袋被固定在漁線上。
一旦觸發,這些熒光劑會在湖麵形成移動的光帶,為狙擊手提供完美的追蹤指引。
............
懸崖下方的岩縫中,老鷹正在完成他的“聲波牢籠”。
他將四個微型震動傳感器嵌入岩壁,組成四邊形陣列。
這些傳感器能捕捉到20米內最輕微的腳步聲,並通過差分算法精確定位聲源。更致命的是,他還在傳感器周圍布置了“諧波觸發器”——
特定頻率的聲波會引爆預先埋設的震撼彈。
“聲紋鎖設定完成。”老鷹用頻譜儀檢測著傳感器反饋,“隻識彆80分貝以上、持續時間超過0.3秒的異響。”
他最後檢查了岩縫上方的“落石係統”:七塊被酸蝕過的石灰岩懸掛在幾乎透明的碳纖維線上,任何試圖攀爬懸崖的人都將引發這場人工塌方。
............
觀摩室內,技術員將神劍的防禦體係以三維投影形式呈現。
十二位大隊長不約而同地前傾身體,眼中閃爍著專業性的驚歎。
“這是將整個決賽圈改造成精密儀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