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大比武九冠?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高考考了全國第一還順便拿了奧賽八塊金牌吧!”
“突然理解為什麼蘇氏宗族他是輩分最高長輩,備受族人愛戴了,這能力、這擔當,不服不行啊!”
“作為退伍老兵說一句,在新兵下連階段,射擊和格鬥破軍區紀錄有多難?相當於在某BA打破小皇帝的得分紀錄!”
“十個月從新兵到少校,看似離譜,但看看這戰功...換我是首長,我直接給他上校!”
網絡上的討論從驚歎到崇拜,再到對軍人職業的集體致敬。
軍部和公安局的官微通告如同投入湖麵的巨石,激起的漣漪還在不斷擴散,市武裝部的官方消息便緊隨而至。
“茲定於明日下午三點,由粵州軍區代表與本市武裝部聯合組成送功隊伍,前往蘇氏宗族所在的蘇家村,為蘇寒同誌送達其在服役期間所獲的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兩次)軍功牌匾及獎章。”
“此舉既是對蘇寒同誌卓越功績的肯定,亦是對蘇氏宗族‘保家衛國’優良家訓的褒獎。”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及媒體朋友前往觀禮,但請遵守現場秩序,不得乾擾村民正常生活與送功儀式的順利進行。”
這則通告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莊重,瞬間將網絡上的熱度推向了新的高峰。
評論區幾乎是瞬間被“我要去”“求組隊”的留言刷屏:
“作為粵州本地人,必須去現場見證!這可是咱們市的驕傲,能親眼看到送功儀式,這輩子都值了!”
“我在鄰市,高鐵半小時就到,明天一定趕過去!想親眼見見這位十個月晉升少校的傳奇兵王!”
“雖然遠在省外,但我已經買了最早的機票!兩次一等功啊,這在和平年代太罕見了,必須去致敬!”
“有沒有蘇家村的朋友?求指路!想去現場卻怕找不到地方,在線等,挺急的!”
“我是退伍軍人,看到這樣的英雄,心裡激動得不行!明天帶著我的軍功章去,不是攀比,是想以戰友的身份敬他一杯!”
“公司明天放假!老板說‘這種正能量的場麵,必須讓員工去感受’,為我們老板點讚!”
不僅是普通網友,許多本地的企業、學校也紛紛響應。
某知名車企直接宣布:“明日將安排二十輛免費大巴,從市區各主要站點接送前往蘇家村觀禮的市民,往返全免費,隻為向英雄致敬!”
幾所高校的學生會更是組織了“向蘇寒同誌學習”的觀禮團,準備帶著橫幅和鮮花去現場。
蘇氏宗族裡麵,蘇博文正坐在自家院子裡抽著旱煙,村裡的一個年輕人遞過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留言看得他眼睛發直。
“村長,你看這,太爺徹底出名了!”年輕人一臉激動又忐忑,“明天怕是至少有上萬人來呢!咱們村隻怕都要被擠爆了!”
………………
明天下午六點有更新!
兄弟新書《十八歲太爺入伍!司令見了要敬禮》
懇求大家一定要追讀完哈,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