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半個月,吳桂花和常青一頭紮在廣省就沒出來。
不隻是合作多次的大進製衣廠,還有箱包廠、鞋廠,吳桂花還請三個廠子的廠長為她們介紹了港島那邊的人脈,下了不少單子,包括手表和電器。
雖然國內如今還實行憑票買賣,有膽子大的人已經私自買賣,但放在商場自由交易的,絕無僅有。
吳桂花有了“尚方寶劍”,購物中心作為轉型經濟的探路者,就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否則就是浪費了這份“特權”。
更何況,她作為過來人,比誰都清楚以後的發展,心裡完全沒有一點兒擔憂!
於是,常青跟在她身邊,簡直是大開眼界。
以前,常青佩服吳桂花這個嫂子,是覺得農村出身的婦女,能張羅這麼多生意,能俘獲京圈大少的心,是很有能力和手腕的人!
但如今她才知道,吳桂花遠遠比她知道的,要厲害一萬倍!
起碼,她不認識這麼多人脈,她不敢這麼底氣十足的談生意,不敢大筆的錢花出去不眨眼,不敢在陌生城市如魚得水一樣自在……
好不容易來一趟廣省,吳桂花當然不能空手而回。
偶爾,她把常青扔在大進製衣廠“開眼界”,自己帶著伍德直奔熟悉的果園,大批量進貨,還有各種海物乾貨。
雖然空間裡也沒少種水果,品種齊全,但平時家裡吃還行,送給外人就容易因為品質超常引來麻煩。
所以,在這裡多買一些,留著給員工們發福利,或者應對黃政委“打秋風”。
至於,鮑魚乾和魷魚乾,蜆子乾,大蝦乾,海米,海菜,都便宜又實惠,送到食堂,給員工改善一下口味。
南邊的經濟發展比北方迅猛很多,相比上一次過來,如今簡直是家庭小作坊遍地開花。
各個老作坊的點心和魚丸、牛肉丸、肉脯、手工麵線,隨便就能買到。
還有各種漆器,牛角梳子,綢緞,團扇等等,吳桂花買了不少,留著送人,體麵又稀奇。
以後購物中心開業,也可以作為贈品送給消費高的顧客……
隨著一天天的買買買,空間倉庫越來越滿。
但吳桂花最想找的機器設備還是沒有消息,國內如今還沒有羽絨服生產廠家。
就在吳桂花打算放棄的時候,大進製衣廠的廠長總算送來了喜訊。
港島那邊有個製衣廠從大鷹國進口了一套設備,但港島地方小,原材料有限,需要進口,而成品又因為港島四季如春,不能自產自銷,又需要出口……
製衣廠老板因為這套雞肋設備,腸子都要悔青了。
聽說內地有人要購買,他直接半價出售,寧可賠錢,也不要看著鬨心了。
吳桂花撿了一個漏兒,留下足夠的錢,把這件事托付給了大進製衣廠的廠長。
為此,她送了廠長四瓶藥酒做謝禮。
廠長高興壞了,上次吳桂花過來給了他兩瓶藥酒,他每天一杯,不但身體不舒服的小毛病都沒了,甚至重振雄風,家裡老妻已經懷上了,他年過半百,居然又當一次爸爸!
這次他花了大力氣,多方托人打聽設備,就是藏了一點兒小心思。
沒想到,吳桂花真是大方,直接給了四瓶!
幸福就是來的這麼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