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係小會議室裡,正在進行學生工作例會。
潘禹會端坐在主位,麵前照例擺著他那刻有名字的茶杯,熱氣嫋嫋。溫宜、婁越、翁斯桐和陳秋銘分坐兩側。潘禹會清了清嗓子,臉上帶著一種整頓秩序後特有的、混合著嚴肅與自得的神情,主持會議。
“各位老師,今天開個短會,主要通報一下近期學風紀律檢查的情況。”他翻開麵前的文件夾,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自律會完成招新,補充了新鮮血液之後,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近期的工作,很有成果!”
他特意在“很有成果”四個字上加了重音,仿佛在強調自己的領導有方。
“根據最近一周的檢查數據,”潘禹會繼續道,語氣變得愈發嚴肅,“係自律會的同學們,通過不定期的宿舍抽查和日常巡查,發現並確認了超過三十名學生,存在在宿舍內、教學樓衛生間或其他隱蔽處吸煙的行為!”
他停頓了一下,用手指關節敲了敲桌麵,強調問題的嚴重性:“我們龍城大學的校規校紀是明確而堅決的——校園內嚴禁吸煙!這一條,從建校之初就延續至今,從未動搖!吸煙,一方麵存在極大的火災安全隱患,學生宿舍人員密集,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另一方麵,大學生吞雲吐霧,也嚴重損害我們龍大學子的精神風貌和對外形象!”
“經係裡研究決定,”潘禹會拿起一張紙,念出了處理意見,“對這三十餘名違紀吸煙的同學,進行全係通報批評處分!希望各位班主任,以此為契機,加強對本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重申紀律要求。今後再發現有校內吸煙者,一律從嚴處理,絕不姑息!”
他放下紙張,身體向後靠向椅背,做出總結性指示:“目前,係裡已經將這三十多名學生的通報批評通知,張貼在了教學樓一樓南側的公告欄裡。散會後,各位都可以去看一看,也督促本班學生去看看,引以為戒!”
會議簡短結束。眾人起身離開。陳秋銘和翁斯桐默契地放緩了腳步,並肩走向教學樓一樓的公告欄。
果然,南側的公告欄前已經零星圍了幾名學生,對著新貼出的白紙黑字指指點點,低聲議論。那張通報批評通知寫得密密麻麻,列出了一個個名字、班級和“違紀吸煙”的事由。
陳秋銘的目光快速掃過名單。二班的、三班的、還有其他年級的……他找到了法律四班的那一欄,隻有一個名字:王大成。
“還好,就一個。”陳秋銘心裡想著,似乎鬆了口氣。接著眉頭微微蹙起,他摸著下巴,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翁斯桐:“奇怪……一班呢?一個都沒有?我記得聽學生閒聊時說起過,一班好像也有幾個‘煙民’,藏得還挺深。”
翁斯桐聞言,臉上掠過一絲複雜的神情,他推了推眼鏡,嘴角扯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略帶譏諷的笑容,壓低聲音道:“銘哥,有時候……抽不抽煙不重要,有沒有被‘發現’和‘上報’,那才是……嗯,‘本事’。”
這話說得含蓄,卻像一根針,瞬間刺破了表麵那層“紀律嚴明”的薄紗。陳秋銘立刻明白了。所謂的“成果”,所謂的“公正”,依然繞不過人情的操弄和權力的偏袒。賀萬年、樓營那些潘禹會的“自己人”,自然有辦法讓自己的名字從這種名單上消失。
他沒有再說什麼,隻是對翁斯桐點了點頭,轉身走向辦公室。心底那股對這套僵化而不公的體係的反感,又加深了一層。
回到301辦公室,陳秋銘拿出全班的學生信息冊,翻到宿舍分配情況。王大成,2號樓401宿舍。宿舍長是袁友三,同宿舍的還有李一澤、樸宇等幾個人。陳秋銘對王大成的印象不深,隻隱約記得這是個存在感不高的男生,好像每次開班會,他都喜歡和後排幾個男生湊在一起,偶爾會跟著起哄。
他拿起手機,給袁友三發了條信息:“讓你們宿舍的王大成,現在來我辦公室一趟。”
沒多久,辦公室門外傳來一聲拖遝無力、有氣無力的“報告——”。
“進來。”陳秋銘應道。
門被推開,王大成慢吞吞地挪了進來。陳秋銘抬眼看去,隻見這男生五官還算端正,皮膚偏深,留著短發,中等個頭,戴個長方形鏡片的無框眼鏡,身上穿著作訓服。但他的姿勢有點奇怪,一手捂著後腰,一手扶著門框,齜牙咧嘴,好像行動很不方便。
“你怎麼了?”陳秋銘放下筆,問道。
“報告陳老師……腰,腰疼。”王大成吸著氣,聲音都帶著痛楚的顫音。
“怎麼弄的?”
“不是……昨天下午,跟李一澤他們去活動室打台球,轉身沒注意,腰眼子正好磕台球杆那頭了……嗞,當時就麻了,現在更疼了。”王大成哭喪著臉解釋。
陳秋銘無奈地搖搖頭:“小心點。回去用熱毛巾敷敷……找孟醫生看了沒?”
“還沒……想著歇歇就能好。”
“彆大意,嚴重了就去看看。”陳秋銘叮囑了一句,然後切入正題,“說正事。公告欄的通報批評,我看到了。怎麼回事?吸煙被自律會的抓了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