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狗剩蘇醒(下)
離開涿縣後,他們一路向南。經中山國的盧奴城,巨鹿郡的南?縣,安平國的信都,清河郡的甘陵……每到一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與傳說。
在盧奴城,他們遇到了一頭妖族“墨麟豹”。這豹子速度快如閃電,皮毛堅硬如鐵,已經咬傷了十幾個獵人,讓當地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狗剩追著它在山林裡跑了三天,最初兩次交手,骨甲被豹爪劃開了兩道口子,墨綠色的血液滲出來,卻很快愈合。
第三天,狗剩終於發現了墨麟豹的破綻——它每次撲擊前,尾巴都會微微上翹,像在蓄力。於是當墨麟豹再次躍起時,狗剩猛地矮身,背後的骨刺精準地刺入它的腹部,一擊斃命。
劉備將圍觀的獵人召集起來,指著墨麟豹的屍體說:諸位請看,這妖豹雖快,卻有征兆。
撲擊前必有蓄力,或擺尾,或弓腰,隻要細心觀察,總能找到應對之法。
他又教獵人們如何取豹皮、豹骨,這豹皮浸水後鞣製,能做甲胄,比尋常皮甲堅固得多;豹骨熬湯,能強筋骨,都不可浪費。
獵人們聽得連連點頭,有個老獵人感慨道:玄德先生不僅心懷仁善,還懂這麼多道理,真是難得啊。若早有先生指點,也不會有那麼多弟兄受傷了。
在南?縣,一群擬態屍族偽裝成流民混入城中,夜裡突然發難。
這些屍族能模仿人類的聲音和動作,若非狗剩對屍族的氣息極其敏感,根本無法分辨。
他在街巷中穿梭,像拎小雞一樣將擬態屍族一個個揪出來,沒有下死手,隻是打斷了它們的四肢,讓士兵得以捕獲,以免它們再次作祟。
劉備便對縣令說:大人,擬態屍族雖狡猾,卻有破綻。
它們模仿人類行走,模仿人類說話,卻答不上具體的家事,比如父母姓名、家鄉風物。
日後再遇流民,可先問其籍貫、親人姓名,再看其影子,必能分辨。
他又建議,“可在城門口設粥棚,既賑濟流民,也能觀察其言行,一舉兩得,還能收攏人心。”
縣令聽得連連稱是,當即命人照做,還感慨道:玄德先生此計甚妙,既解了流民之困,又防了屍族混入,真是一舉多得啊!
在安平國,有兩姓族人差點打起來,各執棍棒,劍拔弩張,連村長都勸不住。
劉備得知後,沒有直接評判對錯,而是帶著兩姓的族長去看附近屍族留下的白骨,那些白骨雜亂地堆在山穀裡,有的還保持著爭鬥的姿態。
諸位請看,
劉備指著那些白骨,語重心長地說,屍族就在城外,隨時可能攻進來,我等若還自相殘殺,豈不正合了它們的意?
兩姓族長看著那些白骨,又看看劉備真誠的臉,羞愧地低下了頭,最終握手言和,還一起組織了青壯年去找新的捕殺異獸一起食用。
狗剩和劉備。
他們的事跡像風一樣傳遍了所過之處,不同的地方,衍生出不同的故事。
在中山國,人們說黑甲先生是山神下凡,那身骨甲是用山精的背骨煉製的,刀槍不入,專門來人間斬妖除魔。
有個被狗剩救過的老婆婆,每天都會在村口擺一碗清水,說要給山神解渴,逢人便誇玄甲先生的勇武與仁慈。
在巨鹿郡,百姓們說黑甲先生本是屍族,卻因誤食了仙草,有了人性,專殺惡屍。
有個孩童畫了幅黑甲先生的畫像,貼在門上,說能驅邪避禍,引得全村人效仿,後來連鄰近的村子都跟著貼,一時間玄甲先生的畫像成了搶手貨。
在清河郡,人們說劉備是文曲星轉世,能言善辯,連山神都願意聽他的。
當地的學堂先生將劉備說的那些辨妖之法編成歌謠,教孩子們傳唱:屍,怕火光;屍,頸骨傷;屍,利器強……,孩子們唱得朗朗上口,連三歲的娃娃都能哼上兩句。
狗剩的變化也越來越大。
他的骨甲變得愈發溫潤,青黑色中透出玉般的光澤,不再像最初那樣冰冷刺眼。
麵部的半透明骨甲漸漸隱去,露出原本的麵容——雖然膚色依舊有些青白,卻已是個俊朗的青年模樣,眼神也柔和了許多。
他的語言能力也越來越好,從最初的單字,到後來能說完整的句子,雖然依舊有些嘶啞,卻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劉備,”在一個夜晚的篝火旁,
狗剩看著正在給流民分烤肉的劉備,突然開口問道,火光映在他青黑色的骨甲上,跳動著溫暖的光芒,他們……為何信你?
劉備將一塊烤好的妖狼肉遞給狗剩,那肉烤得外焦裡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笑著說:因為我與他們說的,都是能讓他們活下去的法子。
黑甲兄你看,這亂世就像這篝火,若隻靠一人添柴,很快就會熄滅;
但若人人都添一把柴,就能燒得旺,照亮黑夜,驅散寒冷。
狗剩咬了口烤肉,肉香在嘴裡彌漫開來,他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或許,這就是趙安哥當初帶著大家一起守院子的原因吧?
他們的隊伍漸漸壯大起來。有被救下的流民,感念他們的恩情,自願追隨。
有願意改過的盜匪,被劉備的誠意打動,決心洗心革麵;有懂醫術的郎中跟著,希望能救治更多受傷的人。
劉備將他們編練成隊,教他們辨識妖屍的弱點,傳授基本的格鬥技巧,而狗剩則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每當遇到難以對付的妖屍或妖族,那道青黑色的身影總會及時出現,斬殺強敵,護大家周全。
在魏郡的鄴縣,他們遇到了一夥占山為王的盜匪。這夥盜匪不僅劫掠百姓的糧食財物,還喪心病狂地故意將活人驅趕到屍族聚集的山穀裡,以此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