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嬴渠梁下定決心,衛鞅也不再繞彎彎,正色道:
“正如左庶長說的那樣,高門之內,青銅巨鼎裡飄著酒肉香氣,鐘鳴奢靡。”
“他們府上的糧食都堆成小山高,寧可爛掉卻也不可肯給百姓。”
“除此之外,這些世家大族占有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頭,家裡的仆奴女眷比宮裡的還多。”
“他們靠著君上謀取利益,可在他們眼裡,王法就是一張廢紙,墊在腳下都嫌硌。”
“如今,這幫老世族正像蛀蟲一樣寄生在秦國身上,腐蝕著國家,此風不除,國將不國啊。”
衛鞅一席話直擊魏國當今現狀。
秦國真的沒錢?錯!
老世族的家財,夠養一支不輸魏武卒的精兵。
嬴渠梁端起茶杯,茶到嘴邊卻沒喝,目光凝視著杯中的倒影無奈歎息:
“先生所言甚是,為此寡人夜夜難眠,翻遍各家學說,隻為讓大秦百姓喘口氣。”
“十年或者二十年,等秦國緩過勁來,再一雪前恥。”
“君上就沒有其他雄圖大業嗎?”
聞言,衛鞅眼神中略微帶著一些失望,他並沒有在嬴渠梁嘴裡聽到自己想要的。
嬴渠梁長歎一聲,苦笑更濃:“寡人自然想成為堯舜禹成湯武王那般,為天下太平,止兵戈,省刑罰,薄賦斂,興禮樂……”
“隻可惜,如今的秦國夾縫中生存都是奢侈。君父少梁之戰,先生黑龍峽一戰,掏空了秦國的家底。”
“背後又有西戎作亂,寡人即便是有雄圖大業卻也不得不為現實所低頭。”
嬴渠梁說到點上了,但凡自己穿越到始皇帝,甚至秦昭襄王時期那麼要比現在好過很多。
打仗?霸業?沒錢打個錘子?
趙政心裡很讚同嬴渠梁的觀點。
“所以,這一切的根本源於世族,將他們的力量連根拔起,國家沒有了蛀蟲,將徹底內憂外患。”
衛鞅滿意的點點頭,這才是他想聽到的答案。
“拔除……拔除談何容易?”嬴渠梁搖搖頭,他無數次想起拔除老世族的勢力。
但老世族的勢力根深蒂固,穩如磐石,絲毫動不了一點。
衛鞅淡淡道:“想要拔除他們不難,想要強大秦國也不難。”
“在下這裡有‘帝道’,‘王道’,‘霸道’三道可用,不知君上願意選何道?”
說著,衛鞅看向嬴渠梁。
來了,來了。曆史上有名的衛鞅獻三道。
趙政聽到這裡,當即就知道這是曆史上有名的衛鞅論三道。
不過發生偏差的是,曆史上的是衛鞅三見秦王獻三道。
如今看樣子,怕是要一口氣說出來了。
畢竟曆史上衛鞅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如今有自己和景監的擔保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證明。
“何為三道?”嬴渠梁不解問道。
衛鞅潤了潤嗓子,正色道:“所謂帝道,效仿堯舜的禪讓製度,主張尚賢讓國無為而治,追求以德化民,修德止戈。”
嬴渠梁皺眉否定:“此法或許適合休養生息,但不適合當今的秦國。”
衛鞅又道:“王道,即延續周禮宗法製度,延續施仁行義,使諸侯賓服,靠著仁義之師征不義。”
嬴渠梁又搖頭:“不行,王室衰微,周天子名存實亡。”
當然,最主要的是嬴渠梁一旦用王道,就需先歸還贏姓宗室的河西,隴西等私田給周天子,這無異是自斷根基。
“最後一道,霸道,推行嚴刑峻法,獎勵耕種軍功,加強君上權力,通過強製手段快速富國強兵。”
“最終,合天下,人人尊。”
衛鞅看著時機成熟,這才說出核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