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豐心神沉浸,細細品味著來到這大明江湖,得到的武道收獲:
“武道第一境,是為後天!食後天五穀精微,納天地渾濁之氣,內壯臟腑,強健體魄,打下堅實根基……”
“武道第二境,是為先天!外練筋骨皮膜,堅逾金石;內煉丹田一口氣,綿長不絕。錘煉精神,凝聚真氣,氣行周天……”
“武道第三境,是為宗師!精氣神三者飽滿,身強神足,以真氣衝開任督二脈,貫通天地之橋!能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氣為己用,一招一式,宛若天地濤濤之勢,沛然大力,開山裂石……”
宗師之境,已然超凡脫俗。
“然而,僅僅真氣有成,也隻能算是尋常宗師之流。”
王三豐眸光微凝,暗自忖度:“尋常宗師之上,另有乾坤。那便是要在將自身真炁錘煉至精純極致的同時,更需以心神觀摩天地萬象,臨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軌跡與神韻,從中感悟出獨屬於自身的特殊意境。”
“可以是霸道絕倫的拳意!也可以是鋒銳無匹的劍意!更可以是斬斷一切的刀意!”
“一旦臻至此步,意與我合,我與意同,誕生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武道意境與精神烙印,便能以自身意誌直接引動周遭的天地元氣,借天地偉力加持己身。”
“這一重境界,方可稱之為大宗師!”
王三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驚歎與向往。
這等境界,已然是真正意義上用意念乾涉現實物質了,玄之又玄!
倘若說,他過往認知中的武學功法,對於戰鬥力的增幅僅僅是一。
那麼,擁有了意境的加持,能夠直接調動天地元氣為己用的大宗師,其戰力增幅,便是十,甚至百!
王三豐恍然,難怪那東方不敗,能以一人之力威懾整個江湖,令無數英雄豪傑聞風喪膽,談之色變。
隻因一旦踏入大宗師之境,便是意境領悟越深,對天地元氣的引動越強,戰力差距便會如鴻溝般越拉越大。
若是自身意境足夠強橫,甚至足以彌補境界的差距,做到越級挑戰,逆伐強敵!
王三豐回憶起前世,也曾見識過一些蘊含拳意的強者,譬如他的父親王超。可即便強如王超,其武道也依舊是以肉身力量為主導,意境僅為輔助,並未能真正淋漓儘致地開發出意境的恐怖力量。
這並非是說王超的天賦才情不夠,實乃後世地球已入末法時代,天地元氣匱乏到了極點,根本無法支撐國術武者深入探究、開發意境的玄奧偉力。
如今,親眼目睹了東方不敗那針意所展現出的冰山一角的威力,王三豐終於開始真正重視這武道意誌的開發與錘煉,掙脫以往每次都要借助地脈磁場才能施展精神之力的無形枷鎖。
“東方不敗的意是凍結一切,滅絕一切的針意!”
“那麼我的意,該是什麼呢?”
王三豐心神沉入過往,回顧自己一生所學,無數武學感悟在心湖中翻騰,開始構想屬於自己的那份獨一無二的“意”。
他手臂在身前無意識地揮動,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莫名的韻律,突然,一道靈光如閃電般劃破心海,讓他雙眸驟然一亮:
“我雖然沒有東方不敗那般將某種情緒推演到極致,從而形成的極端武道之意。”
“但我,早已找到了我武學功夫的‘神’!”
這一刹那,王三豐的腦海中清晰浮現起三年長征路,在那段征途中,領悟到的那股‘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不屈意誌。
更有最後,他勘破“見神不壞”之境時,福至心靈領悟到的那‘龍戰於野,終將困龍升天’的至高真意!
“或許,這便是我王三豐的拳意!我的武道真意!”
王三豐心潮澎湃,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壯誌在胸中激蕩。
就在王三豐受東方不敗那驚天一針的啟發,思維如天馬行空般發散,開始在心海深處精心醞釀那股‘睥睨群雄、有我無敵’的降龍真意雛形之際。
地牢出口外的場中,氣氛卻已壓抑、凝固到了極致。
一圈一圈的日月教徒圍攏,漸漸將眾人包圍在地牢口,逐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