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城。
“老鄉慢些,彆摔著!”
城外渡口處,顧明扶起來一位搖搖欲墜、抱著繈褓的老婦人。
老婦人抬起頭,渾濁的眼仔細端詳著他的臉龐,嘴唇狠狠的顫抖。
忽然甩開他的手,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壓抑了許久的哽咽衝破喉嚨:
“大人!大人!謝謝!謝謝大人拯救……”
這句話像是打開閘門的鑰匙。
密密麻麻的難民中,許多人噗通噗通的跪倒在地,向著這邊深深的口頭,嘶喊的話語此起彼伏:
“謝天謝地……”
“謝謝城主大人!”
顧明無奈的拿過一個話筒,站在高台上,深吸一口氣:
“這裡沒有大人,我們都是同類!”
“也不用跪任何人!”
“都起來,看到你們身旁的指示牌沒有,跟著走,沿途有引導員,前往安置區!”
“那邊有治療的藥物,溫暖的肉粥,還有暖和的被子……聽從革新軍的安排……”
四周有革新軍士兵在不斷的忙碌,引導著難民們前往安置區。
看著搭起了簡易木質大棚,被劃分出清晰的功能區的場景,好幾位調查團的專家和軍官,包括謝笑愚等人都是驚異無比。
一位研究社會文化形態的專家脫口而出:
“好家夥,這簡直和我們的現代應急救災體係如出一轍!”
麵前的安置區,不但劃分出各個功能區,還有帶著肩章的士兵用炭筆在木板上采集難民基礎信息,還有專門設置給老孕病殘的“優先通道”,更是有劃分出來“臨時住所區”“醫療救助區”和“物資發放區”!
這種熟悉的分類引導機製和異世界的結合,讓他們紛紛睜大了眼睛。
顧明有點小驕傲,帶著笑意說道:
“畢竟希望城從聚居地開始,就不斷有著各地的難民投奔而來,甚至我們的居民大部分原本就是難民。”
“一開始也是手忙腳亂,還爆發過不少的衝突和疾病肆虐。”
“後來我接手之後,就抄了一下作業,把老家的那套體係抄過來了,到現在已經頗為成熟了。”
聽到這話,眾人的神情都是柔和了許多。
既有敬佩,也有溫暖。
這時,顧明朝著一旁負責接收工作的一位統領強調道:
“這些難民畢竟來自於黑石城,要做好篩選,避免他們接觸我們的軍隊和裝備,提防有間諜滲透。”
“是。”
專家們更加佩服了。
……
當三輪月亮升上天空,群星光芒被遮掩之時。
顧明趕到了瑪奇嶺防線。
站在山嶺上往下麵看去,前方開闊的平地上,布滿了蜿蜒虯曲的地溝,像是長龍遊淌而過,將大地劃分成一塊塊。
這是塹壕。
顧明在還沒有來到過這個世界之前,塹壕對於他隻是課本裡見識過的曆史照片,遙遠的連形象都模糊。
直到自己親手在這個世界挖開這些縱橫交錯的溝壑,才清楚的意識到它為何被稱之為士兵們的“生命線”。
“老家塹壕是為了擋住子彈和炮彈。”
“而在這裡,它們要擋住的,是形態不同,但更加可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