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圓和祁清同一時間轉頭看向白瀟!兩副震驚且疑惑的神情!
白瀟解釋道:“你們看遺書的倒數第二行。”
“【你知道的,我不舍得你傷心,不舍得你難過,我看見你一掉眼淚那簡直能要我的命,隻要是為了你開心,隻要你能開心,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
“特彆是最後一句,‘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
“祁軍願意為羅美惠做的事,就是自嘎!願意付出的一切,就是他的生命!”
“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羅美惠就會傷心難過!”
“可以看得出來,祁軍非常愛羅美惠。”
!!!!!
這個信息量對祁清來說太大了,祁清的腦子裡充斥著無數的為什麼!
祁清向白瀟確認道:“白律師,你的意思是羅美惠讓我哥哥去死的嗎?”
白瀟回:“是。”
祁清都快崩潰了,不停地重複:“為什麼啊?這是為什麼啊?羅美惠讓他去死是為了保費!但是為什麼羅美惠讓他去死他就去死啊?我的天啊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可以看得出來,祁清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不僅祁清不願意相信,就連趙圓都不敢相信。
白瀟解釋道:“因為他害怕再次被拋棄,害怕羅美惠拋棄他。”
“你看遺書上的這句,【美惠,這一路走來謝謝你一直跟我在一起。即便我沒能給你過上像其他人那樣優渥的生活,也不曾嫌棄過我,反而給了我很多母親般的關愛,我真的不能失去你。】”
“這個關鍵詞【母親般的關愛】,可以看得出來,祁軍在羅美惠這裡感受到了童年時缺失的溫暖。”
“其實,這是一種母愛缺失的表現。”
“缺失母愛的男人有時候更傾向年長伴侶,更容易被可能被年長、能提供安全感的女性吸引,潛意識中希望填補母愛的缺失。”
“因為祁軍對"被拋棄"的極度恐懼,由於祁軍在童年經曆過被拋棄,所以,一旦羅美惠對他以分手相威脅的時候,他不得不,因為對祁軍來說,比起死亡,他更不能接受的是羅美惠離開自己。”
“與其說這是一張遺書,還不如說是一份投名狀,祁軍他想讓羅美惠看到自己的真心,其實他不想死,但是他又很愛羅美惠,如果他不死,他怕羅美惠傷心難過,會跟他分手,離開他。”
白瀟一這麼說,趙圓就能理解了這張遺書怎麼寫得跟情詩一樣。
白瀟接著說:“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祁軍會在遺書裡寫到【我很痛苦,同時也非常的掙紮!】已經下定決心要死的人是不會掙紮的,說明祁軍他不想死。”
“但是,在祁軍的生命裡,他無法再承受,再經曆一次羅美惠像母親一樣離開自己!比起死亡,他無法接受再次被拋棄。”
“這就是為什麼羅美惠讓他去死,他就去死的根本原因。”
是的,像祁軍這樣的人,他們對關係中的任何疏遠信號比如伴侶的冷淡、爭執都會極度敏感,並立刻用討好、妥協來"修複"關係。
母愛缺失的補償確實可能讓人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陷入過度討好的模式,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