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次意義重大的寧州首戰因為王洪的投降,他一點功勞都沒有撈到。
但趙匡胤並不是很在意。
因為他很清楚,北伐這才剛開始,後麵還有更多立功的機會。
按照之前自己向陛下獻上的戰略,拿下寧州後,陛下肯定會水陸齊發,繼續北進!
以自己對陛下的了解,陛下肯定會選擇陸路,而梁王肯定也會與陛下一起。
如果自己留在陸路部隊,有陛下與“神童”梁王在,說不定沒有多少自己立功的機會!
所以自己必須爭取到水路都部署的位置,單獨率領水軍北上,然後搶在陛下陸路之前攻城拔寨、立下功勞!
嗯,沒錯,必須如此!
趙匡胤心有定計,又拿出地圖反複確認戰略規劃後,便第一時間趕往皇帝郭榮的居所……
“終於到寧州了!”
傍晚,夕陽吻住了山尖,橘紅光暈漫過天際,給雲層鍍成了一抹金粉。
郭宗訓從馬車上下來。
看了一眼空曠的周遭,沒有硝煙遍地、沒有血流成河,也沒有屍橫遍野!
他知道,寧州刺史肯定是像曆史上那樣開城投降了!
很好,這也就說明此戰的首功應該就是曹彬!
想到此,他看了看守衛在自己身邊的曹彬,忍不住笑了起來。
曹彬卻被這突然的笑容弄懵了:“殿下,您怎麼了?”
郭宗訓笑道:“曹叔叔,可想上戰場立功?”
曹彬猛地一怔,瞬間明白了郭宗訓的意思,於是感激地說道:“殿下的恩情已經讓末將無以為報了,末將什麼也不想,隻想守衛在殿下身邊……”
郭宗訓搖搖頭:“不,你必須想!”
說罷,便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不料,剛走沒幾步,城門內塵土驟然揚起,一隊騎兵這正從城門內疾馳而來。
郭宗訓定睛看去,為首的赫然正是大將韓通!
好啊!
看來經此一戰,本王的腰膽已經徹底相信本王了!
郭宗訓嘴角微微勾起:
沒記錯的話,曆史上郭榮在拿下寧州後便大治水軍,然後命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韓通為陸路都部署,水路並進,繼續北伐。
而趙匡胤的水師更是連克數關,屢建奇功!
也正是這次北伐的功勳,將他推向了大周武將的巔峰位置——殿前都點檢!
但這次不同了!
拿下寧州隻是個開端,接下來隻要繼續按照原定計劃幫韓通搶到水路都部署的位置,那趙匡胤想在此次北伐中再立功勞,做夢!
“見過梁王殿下!”
不待馬停,剛來到郭宗訓麵前數步,韓通便飛身下馬,恭敬地跪倒在地。
郭宗訓親手將其扶了起來,笑意盈盈:
“韓將軍,沒想到你會來接我,怎麼樣,一切都順利吧?”
郭宗訓也沒想到會在此刻見到韓通,按理說拿下寧州,他應該忙得不行。
“回殿下,果然如您……”
韓通正說著,見郭宗訓皺了皺眉,連忙改口:“果然如曹大人所料,寧州刺史王洪第一時間開城投降,末將佩服地五體投地……”
說著,韓通與郭宗訓都不由地扭頭看向一旁的曹彬,卻見曹彬恨不得把頭埋進地縫裡。
郭宗訓拉著韓通的手臂,邊往城內走邊問道:“韓將軍怎麼有時間來接我啊?”
“父皇呢?”
韓通轉了轉眼珠子,道:“回殿下,末將本來是要去找陛下商討後續北伐的事情。”
“可不巧的是趙指揮使正在和陛下商議要事,陛下便讓我先來迎接王爺您……”
聞言,郭宗訓不由地皺了皺眉,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趙匡胤找父皇商議要事?
難道是為了水路都部署的事?
這趙匡胤還真是條忠犬八公啊,聞著立功的味就上了,看來以後還真不能和老爹分開,絕不能給他們留二人世界的機會……
一念至此,郭宗訓瞬間嚴肅了起來:“父皇現在何處?”
“回殿下,陛下讓您先去居所……”
不待韓通說完,郭宗訓便壓低聲音打斷道:“水路都部署的人選必須是你,走,立刻帶我去見父皇……”
韓通不再猶豫,當即抱著郭宗訓上馬疾馳而去,嚇得曹彬連忙帶著甲士在後麵狂追。
然而,等他們趕到郭榮所在的議事大廳時,郭榮卻早已與趙匡胤去視察部隊去了。
夜色已臨,原本的刺史府此刻已然成了郭榮的居所。
而刺史府的大廳自然就成了郭榮的議事大廳。
大廳前,郭宗訓看了看周圍的守衛,將韓通拉到一旁。
確認沒人能聽到後,他看向韓通,神情凝重地說道:
“韓將軍,機會就這麼一次,趙指揮使肯定已經搶了先,我們必須把水路都部署的位置給搶回來!”
“可是殿下,跟隨陛下走陸路也能立功啊,為何非要搶水路都部署的位置……”
郭宗訓目光堅定,沉聲打斷道:“你不懂!”
“本王說過,你乃本王腰膽!”
“既是腰膽,本王定要你成為殿前都點檢,掌管天下兵馬!”
“所以,你需要更多、更大的功勞……”
殿前都點檢?
韓通渾身一顫,腦瓜子瞬間嗡嗡的。
經過寧州這一戰,他已經相信了梁王絕對是神童,甚至也已經相信了已故皇後托夢的事情。
可他萬萬沒想到,年僅六歲的梁王郭宗訓,竟然會說這樣的話!
不想當點檢的將軍,不是好將軍!
成為殿前都點檢,這幾乎是每個將領的夢想,可他很清楚,有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在,這位置怎麼也輪不到他!
除非這些人全都死翹翹!
開玩笑,殿下肯定是在開玩笑……
可當他看向郭宗訓時,卻發現那雙原本應該充滿童真的眸子,此刻竟透著一股讓人不容置疑的堅定!
那張小臉上,更是散發著一股莫名的氣質……
一瞬間,他竟有些恍惚了起來:
這種感覺是……
帝王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