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趙匡胤便強忍著腚上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議事大廳的營帳前。
見趙匡義的身影早就消失了,於是沒好氣地暗啐了一口:
臭小子,果然是個白眼狼!
讓你代替我領軍棍,你就跑得比兔子還快……
進入議事大廳,趙匡胤發現廳內多了幾個人,正是三位宰相!
“沒事吧?”郭榮第一時間關切道。
郭宗訓也連忙跑過來攙扶。
趙匡胤當即咬了咬牙,靠著強大的意誌力對抗腚上的劇痛,謝絕了郭宗訓的攙扶,跪倒在地,恭敬地說道:
“多謝陛下關心,多謝殿下關心,區區二十軍棍而已,末將無礙!”
郭宗訓滿臉“敬佩”地說道:“不愧是我大周第一猛將!”
“受了二十軍棍竟然麵不改色,佩服、佩服!”
“以趙指揮使的勇武,隻怕一百軍棍都不在話下……”
趙匡胤嘴角抽了抽:
我真是謝謝你了,太子爺!
於是恭敬地說道:“太子殿下謬讚,末將隻是皮糙肉厚了些,怎配稱大周第一猛將,張點檢、李指揮使、韓副指揮使個個都比末將勇武……”
這情商,當真杠杠的!
一瞬間郭宗訓竟有些恍惚:
唉,趙匡胤啊趙匡胤,你若是能安安心心當個大將軍多好……
啊呸!
他要是能安安心心當個大將軍,母豬都會上樹!
……
眾人落座。
郭榮當即讓眾人開始討論趙匡胤提出的後續兩個進攻幽州的方案。
郭榮從來都不是一個因為失敗而輕易放棄的人。
而曆史上的他本就是五代時期集戰略、指揮、改革於一身的全能軍事統帥。
不能說他在所有方麵完勝趙匡胤,但在統攝全局層麵確確實實優於趙匡胤。
他的勇、嚴、謀風格,不僅塑造了後周的軍事強盛,更深刻影響了北宋的軍事體係與統一進程。
更是以臨陣決斷、扭轉危局著稱!
所以,趙匡胤這次“調虎離山”計策的失敗,當然絲毫不會影響郭榮繼續攻打幽州的決心。
郭宗訓也正是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敢讓韓通提前攻下涿州,才敢私下推進他的計劃!
因為如果郭榮是個脆弱的、禁不起打擊的皇帝,那此次計策失敗後,他說不定就直接放棄繼續北伐了。
那郭宗訓後續的計劃,也就無從談起了……
前半段郭宗訓一言不發,隻是安靜地聽著。
在眾人各自發表完看法後,老爹郭榮當機立斷,拒絕采用趙匡胤的那兩條計策。
雖然所有人都認為趙匡胤提出的那第二條計策是目前最合適的計策。
但郭榮還是拒絕了,並下定決心要分兵阻斷大遼援軍,做好打持久攻城戰的準備。
老爹的理由很充分:
既然遼國援軍肯定是會來的,而趙匡胤突襲的計策已經失敗了,幽州守軍也擺明了是要不管不顧、死守幽州。
且幽州城堅、糧草充足,守軍也都是遼國精銳。
在沒有充足的攻城準備下,貿然采取趙匡胤的第二條計策,風險隻會更大。
萬一傷亡過大,遼國援軍又及時趕來的話,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還不如做好充足的準備,做好打持久攻城戰的準備。
當然,即便是這樣,幾乎所有人也都覺得,除了突襲,其他任何辦法想在遼國援軍趕到的情況下攻下幽州,都無異於白日做夢!
但老爹可是五代第一明主,更是被稱為五代第一雄主!
既然決定了,又有誰能改變他的決定呢?
於是,在他天子之威的主導下,眾人又開始仔細研究起了遼國援軍的支援路線,以及阻擊方案……
很好!
這正是郭宗訓想要的!
他之所以之前並沒有竭儘全力反對趙匡胤的計策,就是為了讓老爹嘗到突襲失敗的滋味,進而不得不做好長久鏖戰的準備。
隻要有了這個心理準備,那自己當初那個被所有人認定為“異想天開”的計策,就能再次亮出來了!
於是他找準時機站了出來:
“父皇,孩兒想請教一個問題!”
眾人的目光瞬間都被郭宗訓吸引了!
正所謂小娃靜悄悄,必定在作妖!
再加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接觸,誰都知道,六歲的太子爺郭宗訓安靜了那麼長時間,此時站出來,絕不隻是為了請教一個問題。
於是都無比好奇地看著那父子二人的對話。
隻見郭榮微笑著問道:“說吧,你要問什麼問題?”
郭宗訓一副真心請教的模樣:“父皇,孩兒想問在攻城戰中,一般是進攻那一方傷亡大還是防守的那一方傷亡大?”
郭榮皺了皺眉:不是,你這臭小子不是神童嗎?
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問?
於是耐心解釋道:“這個要看具體情況,比如攻城器械是否絕對領先,比如守軍是否會出城作戰,再比如守軍是否短缺糧草等等,但絕大多數情況,都是進攻方的傷亡遠遠大於防守方!”
郭宗訓點點頭:“孩兒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不選擇傷亡更小的一方呢?”
郭榮皺了皺眉:“此話何意?”
郭宗訓正色道:“爹爹,您應該知道孩兒為何會讓韓通提前攻下涿州吧?”
郭榮思忖了片刻,狐疑地看向好大兒:“你該不會還想說你之前提出的那個固守涿州,圍困幽州,靜待幽州有變的計策吧?”
聞言,其餘人也都不由地皺起了眉頭,輕聲議論了起來:
“不是,太子怎麼就如此執著啊?”
“這計策不擺明是瞎胡鬨嗎?”
……
當然,這些人中不包括韓通,因為此時的他正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所有人。
那眼神似乎在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太子之謀,豈是爾等庸才能領會的!
嗯,也隻有本大將軍能領會……
郭宗訓看了眼麵無表情的趙匡胤,這才對老爹郭榮說道:
“父皇,您或許還覺得孩兒是在異想天開,但實不相瞞,孩兒的計劃已經開始實施了,您沒發現孩兒的皇子行營少了一些人嗎?”
郭榮愣了愣,其餘人也都愣了愣:
是啊!
王著呢?
降將姚內斌呢?
還有那楊徽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