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訓接過曹彬呈上的密信,認真看完下一刻竟直接興奮地大笑了出來:
“好、好、好!”
“他果然沒讓本宮失望……”
“事情終於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太好了……”
見郭宗訓如此興奮,曹彬愣了愣,原本想開口問,但想了想,還是將一肚子的疑問強壓了下去。
自己隻需要踏踏實實效忠太子殿下就行了,不管什麼事情,殿下不說,自己也沒必要問……
殊不知,郭宗訓又怎能不興奮?
因為老爹的原因,計劃不得不加速,所以他一直擔心自己的突然提速會導致事情往不可知的方向發展,進而導致自己準備的“陳橋兵變攻略”徹底失效!
那自己這個普通人,就真的未必能扭轉局勢了……
但現在,王著的這封密信讓他確定,趙匡胤團夥肯定會按原有的方向發展!
如此一來,自己的“陳橋兵變攻略”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而他之所以如此確定,正是因為王著在信中寫了趙普要讓他幫著做什麼事!
接下來的幾天,京城格外平靜!
百姓們還沉浸在新年的氛圍中,高高興興地暢想著新一年的生活!
那些官員們也因為各種原因,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
至少表麵是這樣!
但郭宗訓知道,這表麵的寧靜之下,早已經是波濤洶湧了!
直到這一天!
隨著一則由真州、定州方向傳來的八百裡加急送入內閣,平靜了七天之久的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遼國那新任的十一歲皇帝耶律賢,不,今年應該是十二歲了!
在耶律璟去世後,他便在北院大王、南院樞密使以及蕭思溫為代表的皇親貴胄的擁戴下順利繼承了皇位。
而在郭宗訓班師回京至今的短短幾個月內,耶律賢已經穩定了整個大遼內部!
於是,他們聯合漢國(北漢),合兵進犯鎮州、定州!
意圖切斷涿州、幽州的後路,使其變為孤城,進而將原大遼南京所在的幽州奪回去!
想想也是,對於一個政權、一個國家,皇帝耶律璟死了,南院大王耶律撻烈也死了,甚至連南京所在的幽州也丟了!
這樣的國恥怎能不報?
你以為是趙家的那幫貨……
而更重要的是,奪回幽州,為先帝耶律璟報仇,為原南院大王耶律撻烈報仇,這無疑是樹立耶律賢這個新帝威望的最好機會!
當然,這裡麵未必就沒有情報戰的因素。
大周皇帝這麼長時間沒有露麵,太子監國,這種消息定然是會傳到遼國的……
而如果真的被遼國與漢國得逞,那剛收複的幽州、涿州可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縱使有大名鼎鼎的侍衛司都指揮使李重進鎮守幽州,隻怕也是無濟於事!
因此,內閣不敢隨意票擬,太子也“不敢”妄下定論,當即便召集滿朝文武商議對策。
經過了整整一個上午的口水戰,以王著、王溥為首的一批文官,以及絕大部分武將,全都建議立刻讓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立刻集結重兵,北上拒敵!
而以魏仁浦為代表的一小部分文官,則擔心之前北伐消耗太大,如果貿然出兵,隻怕後勤難以跟上。
至於,楊徽之、鄭起為首的極小部分人,則建議讓韓通帶兵北上,他與留在幽州的李重進本就是侍衛司的一、二把手,配合起來也會更好……
若說大家都是為了國事,這自然是真的!
但要說有沒有私心,那肯定也是有的!
最起碼郭宗訓就有著非常大的私心!
但他要的就是這個局麵!
曆史資料記載得很清楚,趙匡胤這次陳橋兵變就是通過遼國入侵邊境的假消息才順利將隊伍帶出去,也才能發動陳橋兵。
而且,幽州一戰後,遼國同樣是元氣大傷,不可能這麼快就又能集結重兵入侵大周!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個消息一定是假的!
而更讓人玩味的是,滿朝文武,除了魏仁浦與範質等人提過要先核對情報,剩下的人幾乎都沒有想過要先核對消情報的真偽!
難道這些人的軍事敏感度真的這麼低嗎?
不可能,除了王著、楊徽之、鄭起是自己安排的,剩下的這批人中,隻怕除了陶穀等人,還有不少是他趙匡胤的人脈!
最起碼曆史上趙匡胤能團夥能捏造這個假消息,就證明他們的人脈絕不少!
範質肯定不是,魏仁浦也肯定不是,至於王溥,難道這家夥還沒有與趙匡胤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