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了,是兵諫!”
“讓太子殿下將玉璽交還陛下,讓陛下重新掌控朝堂,這才是我們的最大的目的……”
不料,他正說著,趙匡義卻徹底爆發了!
也難怪,這段時間,為了給這一天做準備,他忙前忙後,每晚都隻睡一兩個時辰,精神本就一直處於緊繃狀態。
而更重要的是,就像趙普所說,他等這一天也等了很久,很久!
可這一天終於來了,兄長不好好繼續裝他的忠臣,竟然還要說什麼隻是兵諫?
甚至還說什麼有他在,絕不會對陛下做出那種大逆不道之事!
隻見趙匡義先是放肆地大笑兩聲,隨即憤怒道:
“兄長,少他娘給我來這一套!”
“你真把自己當忠臣啦?”
“合著我們這麼多兄弟的努力,這麼長時間的準備都是陪你玩是吧?”
“都他娘的什麼時候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懂不懂?”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你以為說自己隻是兵諫,天下人就不知道是我們在造**反?”
“你當天下人都是傻子是吧?”
頓了頓,趙匡義越說越激動,眼裡甚至還帶著這麼長時間沒睡好的血絲:
“你記住了,是我全家人造的反!”
“是我們所有兄弟造的反!”
“就算你再怎麼說你是兵諫,史官也不會說你是忠臣!”
“我告訴你,你要當忠臣是你的事,你最好永遠都當你的忠臣,你看兄弟們答不答應!”
“你看陛下和太子會不會放過你……”
說罷,趙匡義竟直接拂袖而去。
趙匡胤愣住了!
這小混蛋是瘋了嗎?
還是權欲熏心了?
為何就不能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
趙匡胤無奈地歎了口氣,又深深看向趙普,剛要開口:“則平,你……”
然而,趙普卻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他也深深歎了口氣,朝著趙匡胤躬身行禮,神情複雜地說道:
“明公,事到如今,除非你現在就殺了我們!”
“否則,這件事就不可能回頭!”
“抱歉,在下告辭!”
說罷,趙普竟也直接轉身離去了。
隻留下趙匡胤呆呆地站在原地:
為什麼?
為什麼你們都不懂我的苦心?
陛下本就時日無多了,你們為何還非要做出這種事?
多等一段時間的耐心都沒有嗎?
在權欲麵前,你們就這麼迫不及待嗎……
夜色漸深,已至子時。
滋德殿的書房內,郭宗訓拿著筆,在小地圖標注的城門上畫了一個叉,放下筆,長舒一口氣,猛然起身,目光無比堅定:
“宣姚內斌!”
很快,姚內斌便跪倒在他麵前:
“末將參見殿下!”
郭宗訓拿出一個錦囊,遞給姚內斌:
“去吧,按照裡麵的去做!”
看著那個錦囊,姚內斌愣了愣,瞬間想起之前在瓦橋關被韓通活捉後,韓通拿給他看的錦囊!
下一刻,他的嘴角不由地勾了勾:
我姚內斌終於也能成為太子殿下的腰膽了……
於是,他當即領命,可就在他要離去的時候,郭宗訓突然沉聲道:
“姚內斌,本宮的性命,父皇的性命,大周的江山,都靠你了!”
“一定要快!”
姚內斌愣了愣,隨即用力地點了點頭,轉身飛奔而去……
……………………………………
說明:
關於陳橋兵變重要的一些細節:
1、殺害韓通的正是趙匡胤心腹王彥升!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李燾著)原文:“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在京巡檢太原韓通,自內廷惶遽奔歸,將率眾備禦。散員都指揮使蜀人王彥昇,遇通於路,躍馬逐之,至其第,第門不及掩,遂殺之,並其妻子。”
《宋史?周三臣?韓通傳》原文:“通在殿閣,聞有變,惶遽而歸。軍校王彥昇遇通於路,策馬逐之,通馳入其第,未及闔門,為彥昇所害,妻子皆死。”
《涑水記聞》也有相關記載。
2、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正是石守信與王審琦安排的人開城門,但明代《開封府誌》和清代《祥符縣誌》則明確記載:“橋門守將拒不開門,太祖乃繞道封丘門入城。”
3、前麵提到的苗訓散布“日下複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一事,正史與野史也都有相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