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還怎麼讓他們在城牆上幫自己遊說趙匡胤他們投降?
趙匡胤他們若看到自己把石守信等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或者知道石守信等人被自己殺了,他們肯定不會主動投降,隻會反撲得更厲害!
而按照他原本的計劃,他是想讓石守信他們到城牆上幫自己遊說趙匡胤部投降的。
雖然他們一直都不承認罪行,也不配合,但自己至少也可以讓趙匡胤部看到全須全尾的石守信等人。
看到自己善待了他們,並沒有對他們下死手!
這樣,也能讓那些跟著趙匡胤的人相信自己不會對他們痛下殺手!
畢竟連這麼重要的石守信等人都完好無損,自己又怎會對其他人痛下殺手呢?
這是他從曆史上學的“安撫式勸降”,曆史上不有無數這樣的例子嗎?
南中叛亂,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淮西藩鎮叛亂,李愬善待李祐;楊幺起義,嶽飛招降黃佐;朱宸濠叛亂,王陽明善待寧王部將……
當然!
謀反了當然該殺,甚至滿門抄斬都不為過!
可問題是,他們並沒有認罪,甚至到現在還堅稱是為了讓陛下重返朝堂的兵諫!
換句話說,即便是假的,他們也一直站在“大義”的高地上!
你可以抓他們,甚至讓他們死得悄無聲息,但絕不能就這麼殺了他們!
除非你不想勸降那些人,除非你不管大周都城會不會變成屍山血海,除非你打定主意要進行一場血戰……
可終究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明明已經囑咐過姚內斌一定要看押好石守信等人,但石守信他們竟還是掙脫了士兵的看押,跳樓自儘了……
說到底,還是自己沒有把事情做到更完美!
可老爹郭榮的那句“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卻讓他愈發愧疚……
但他也知道,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意外,總還是要向前看,不是嗎?
他更知道,老爹既然已經決定了,甚至還特意讓王杲傳話,那也就意味著老爹心意已決!
更意味著老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一念至此,他的目光緊緊看向城門下,尋找老爹郭榮的身影:
老爹啊老爹!
你若真出什麼意外,我就是死也要拉他趙匡胤下地獄,就拚掉了這大周基業也要將那七萬兵馬屠戮殆儘!
彆再和我說什麼大局,說什麼天下!
你一個當皇帝的都如此任性,要親自出城,我這個當太子的憑什麼不能跟著任性一把?
是生是死,咱父子兩一道……
郭宗訓的目光逐漸堅定,神情也無比緊張。
他屏住呼吸,像是被凍住了般死死看著城牆下。
此刻,他甚至感覺城牆上的風也突然凝住了,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篤篤……”
城樓上的郭宗訓終於捕捉到動靜!
可那不是風聲,是城下青石板傳來的馬蹄,慢而沉,沒有轟鳴,卻像鈍錘般一下下捶在他胸口!
不用看他也知,那是老爹郭榮的戰馬1
老爹的戰馬,才能讓遠處烏泱泱一片大軍陷入騷動。
下一刻,一身赭黃戰袍郭榮出現在他視線中!
甲葉泛著冷光,肩甲獸麵更是寒光淩冽!
他沒戴頭盔,發絲貼在額上,脊背卻挺得如未出鞘的長槍,渾身更是散發著久經戰陣的逼人威嚴。
他穩穩地騎著戰馬,不疾不徐,隻抬手輕輕一揮,護城河吊橋便“吱呀”落向河麵,濺起細碎水花。
吊橋還未穩,他卻已經緩緩踏上了吊橋,依舊那麼不緊不慢地朝著那片黑壓壓的數萬大軍走去。
風卷旌旗獵獵,甲胄撞聲越來越亂,連陽光都被那烏泱泱的軍陣遮去大半。
可老爹郭榮一人一馬,卻像座移動的山嶽,每步馬蹄落下,都似在地上釘釘子。
他沒有拔佩劍,更沒有大聲高呼,甚至連話都沒說,隻是一步步向趙匡胤、向那數萬禁軍精銳走去。
郭宗訓忽然屏息:
他終於懂!
所謂“穩如泰山”,從不是一動不動,是老爹這樣,孤身麵對千軍萬馬時,能讓整個世界,都跟著他的馬蹄聲慢下來、穩下來……
可隨著郭榮離趙匡胤的大軍越來越近,他的心卻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老爹啊老爹!
你可千萬彆出事啊,千萬彆出事……
可下一秒!
郭宗訓卻直接僵在了原地!
甚至連韓通、姚內斌以及城牆上無數的將士們,竟也都驚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