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良久,最終輕歎一聲,:“回稟陛下,此問無人能解答。”
韓川眸光一閃,故作不解地皺眉:“哦?先生此言何意?難道……包括三宮太後在內,也無人能教朕如何做個好皇帝嗎?”
他這話問得天真無邪,卻又字字珠璣,在空氣中激蕩起無形的波瀾。
他知道,這書房內外,不知藏了多少雙三宮太後的耳目。
這話,既是在試探孫敬的立場,也是說給那些明裡暗裡的潛伏者聽的。
孫敬垂下眼簾,眼中情緒複雜。
他聽懂了韓川話中深意,也感受到了那份無聲的壓迫。
他知道,此時此刻,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決定自己的未來,甚至性命。
但他沒有退縮。
“回陛下。”孫敬的聲音比方才更輕,卻也更加清晰有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帝王之道,在於順應天時,因地製宜,更在於……親身躬行,心係天下。”
他頓了頓,抬眸直視韓川,目光如炬:“旁人皆可為陛下指路,可那條路,終究是旁人的路。唯有陛下親自走出一條通天大道,方能成就真正的明君。”
韓川聞言,心臟猛地一跳。
他明白了。
孫敬這話,看似是在強調為君之道全憑個人,實則是在告訴他——這大梁天下,真正的掌舵者,隻能是他韓川自己!
其他人都不過是輔佐者,絕不能成為真正的決策者。
韓川微垂眼瞼,指尖輕觸著桌沿的雕花:“先生方才所言極是,為君者,當躬身力行,心係天下。”
“可這天下,如此之大,這帝王之術,又何其深奧。”
他輕輕一歎,眼底蒙上一層水光,“朕年幼登基,先帝駕崩過早,未能親承教誨,也無長兄手足可為指引,那些曾在這書房內,指點江山,撥弄乾坤的先皇們,如今都已作古……”
孫敬的心臟驟然一緊。
他看著少年皇帝眼底流淌出的那份真摯的哀傷,一時竟有些恍惚。
方才還鋒芒暗藏的君王,此刻竟如尋常孩童般,流露出對親情的渴望與對未知前路的茫然。
這番話,句句都敲在他心上。
他猛地想起先帝臨終前的囑托,以及大梁曆代明君。
這幼帝,分明是在借先祖之名,喚醒臣子們心中的忠君愛國之情!
他更是在無聲地宣示,他韓川雖年幼,卻懂得明君之道,懂得體恤民情,更懂得,這皇位不是他定能坐穩。
那些藏在暗處的觀望者,此刻聽來,又將作何感想?
韓川的目光似有若無地掃過書房內外的幾處隱蔽角落,唇角微不可察地牽動了一下。
他清楚,孫敬聽懂了,那些躲在陰影裡的耳目,也一定聽懂了。
那些自詡為先帝忠臣,或是心懷社稷的保皇派,聽到這番“帝星隕落,幼主孤苦”的肺腑之言,恐怕也會心生惻隱,甚至……生出輔佐明君的衝動。
他收回目光,凝望著窗外那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旁人可以為朕指路,可那路,終究是自己的。”
“可朕如今才十歲,父皇已逝,兄長們也各有其誌……朕注定,要在這深宮中,孤身一人,去摸索那條通天大道。”
他頓了頓,帶著超越年齡的果決:“但朕會努力,努力成為一個……不讓先祖蒙羞,不負天下百姓的……好皇帝!”
話音未落,韓川猛地起身,朝著殿外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