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
陳紹的莊子裡,連同他在內一共五人,聚在一堆篝火旁。
旁邊地上燙好了黃酒,熱騰騰的砂鍋支起,肉香陣陣。
邊防司的調令已經下來,陳紹被提拔為糧料使,負責從鄜州往橫山前線運糧。
趙佶這次對童貫放權很大,允許他總攬河東及陝西路的軍政大權。
支降二千八百萬貫,許辟置官屬九百餘員,供他犒賞有功將士。
凡是立下功勞的,童貫的邊防司都可以不經朝廷,自行封賞官職,甚至能封到五品的武官。
西北諸將,無不躍躍欲試。
在東京城裡,享受了幾十年太平天子的趙佶,想來是要徹底拿下西夏,然後再向北開邊拓土,收複燕雲十六州了。
俗話說的好,不怕富二代貪圖享樂,就怕他們突然來一下雄心壯誌。
皇帝更是如此。
你說大宋,一代一代換過多少皇帝了,打得過麼,換湯不換藥啊....大宋兵馬現在什麼水平?
童貫一個沒鳥的閹人都在當主帥,他能打麼?沒這個能力知道麼!
陳紹看了一眼身邊四個人,自己莊客裡,就隻有他們願意跟自己走。
除了董大虎之外,其他三個都是孤家寡人的少年,沒有家人阻攔。
就這還是陳紹一個個去忽悠的。
也可能真是苦日子過夠了,想要建功立業。
這幾個人,就算是陳紹的親兵了,在戰場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親兵是最後的倚仗。
不遠處的草垛上,一群莊客剛剛給他們收拾好行裝,嗅著風吹過來的肉香味,李大山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這些日子,他們沒少湊到一起,對陳紹他們冷嘲熱諷。
挖苦他沒上過戰場,不知道前線的厲害。
而且陳紹是頂著門頭過日子的,他一旦在前線戰死了,這家產還不知道要歸了誰。
吃飽喝足之後,陳紹站起身來,四個少年一起看向他,眼神中都有些迷茫。
陳紹自己也很緊張,但是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還是要裝作從容一點,便笑著說道:“走,換個活法去!”
這話很有蠱惑性,少年們聽的心潮澎湃。
就連遠處看熱鬨,等著來收拾殘羹剩飯,喝點肉湯的莊客們,也都聽得有點迷糊。
西北這百年,日子苦,百姓更苦。誰不是過得窩窩囊囊,憋憋屈屈,掙紮求生。
幾個人背上行囊,跟在陳紹身後,感覺走路都帶風。
一行人來到鄜州城外,此時的馳道上早就響起了無數的腳步聲,“噠噠”的馬蹄聲也絡繹不絕。
陳紹來到中軍大帳,排了很久的隊,等到中午的時候,才見到隨軍的文官。
他把調令上繳,然後文官麵無表情地遞給他一個腰牌,詢問著姓名籍貫,低頭登記在冊。
隻有在聽到陳紹是從八品的忠翊郎之後,才略顯詫異地抬頭看了他一眼。有階官的,一般都是立了功的,但是他一眼就瞧出眼前這人沒上過戰場。
功勞多半是買的。
隨軍文官沒有因此輕視他,而是格外加了小心,能買功勞的必定是有些背景的。
等到記錄完畢,又板著臉跟陳紹說了一下軍法。
因為人多嘈雜,陳紹也沒有聽見幾句,就隻聽他在那裡不停地說:斬斬斬...
聽得陳紹甚至覺得脖子有點發涼。
等他終於說完之後,撫摸著腰牌,陳紹有些恍惚。
自己終究還是成為戰場上的一員了。
中軍裡的一個小兵,引著他們來到城郊的糧倉,給他們介紹了一下,然後就離開了。
戰事緊急,沒有時間給他們互相認識,馬上就要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