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心花怒放,他是個天生的政治動物,對集權製衡一類的,無師自通。
但是對治國沒有什麼腦子。
因為這是需要真正去琢磨,去學習的,但是趙佶耐不下心來,也沒有這個精力。
他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了玩樂上。
李良嗣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又提出讓陳紹來說幾句。
因為陳紹說的很多事,他都不知道。
陳紹馬上又把自己了解的女真的一些事說了一遍,無非就是完顏部的那些事,有哪些猛將,和契丹人的深仇大恨。
趙佶和李良嗣聊的越來越投機。
最後直接賜姓趙氏,拔擢為直龍圖閣,提點萬壽觀,加右文殿修撰。
升陳紹為武德大夫。
這是個品階虛職,陳紹謝恩之後,也知道具體的職位,要等童貫來安排。
但是他依然難掩興奮,終於是成功了。
有了品階,回到軍中具體的職位就低不了。
而且童貫絕對會重用自己,接下來,就要靠自己了。
趙佶龍顏大悅,馬上伸手一招,讓王黼靠近。
“金睛兒,今天是你喬遷之喜,準備怎麼待客啊?”
陳紹這才有機會,打量起王黼來,發現他長得確實挺彆致。
雖然不是如傳聞中那般,滿頭金發,但確實有些發黃。
眼睛也是一樣,估計是有什麼病。
而且他的嘴奇大無比,目光炯炯,看上去就很精神。
他得意洋洋地說道:“官家儘管放心,這頓要是吃的不爽利,臣把腦袋割下來給官家下酒!”
“你這腦袋有什麼滋味,也配給官家下酒?”蔡攸在一旁冷笑道:“當球踢還差不多。”
王黼一聽,頓時擼起袖子,當著皇帝的麵和蔡攸打了起來。
蔡攸身體不如他,圍著柱子躲避,兩人邊追逐邊叫罵。
周圍的人都笑著起哄。
趙佶也樂嗬嗬地看著。
人群中,隻有已經被賜姓趙的趙良嗣一臉懵。
眼前的場景,突然讓他記起了大遼的君臣。
其實剛才,他對趙佶還很敬畏,大宋皇帝果然不一樣,儀表出塵、俊朗非凡,言語又十分和善,而且對自己極好。
讓他一度覺得自己做對了,侍奉這樣的君王,成就一段大事,留名史冊,何其幸哉!
可轉瞬之間,剛才還是真龍氣象的天子,就成了這德行。
蔡攸和王黼,讓他想起了大遼朝堂上那些佞臣。
不好的回憶,正在瘋狂地攻擊他。
聖明天子的趙佶的形象,似乎正在和天祚帝耶律延禧重合。
趙良嗣趕緊使勁晃了晃腦袋,告訴自己這都是自己憑空想象的,陛下隻是和身邊人沒有架子而已。
在心中安慰了自己一番,趙良嗣這才抬起頭來,那邊王黼已經按住蔡攸打了起來。
趙佶終於看不下去,笑著嗬斥了幾句。
兩人這才爬起身來,互相罵罵咧咧。
其實王黼和蔡攸的關係,正經不錯。
雖然王黼和蔡京鬨翻了,但是蔡攸和他爹蔡京一向也不和,至少明麵上不和。
而且他們兩個,都是趙佶最寵信的臣子,每天晚上陪著趙佶醉生夢死。
王黼不知道從哪,網羅來一些廚子,做的菜確實好吃。
從昭德坊出來之後,陳紹和趙良嗣揮手告辭,然後就跟楊可世一起,來到童貫的府上。
回到自己的府邸,童貫就收起了那諂媚的模樣,整個人看上去頗為英武。
“紹哥兒,你也看見了,陛下對伐遼一事十分上心。等我們回到西北,解決了西夏的後患,你就和固之一道,去一趟女真人那裡。”
陳紹抱拳道:“恩帥放心,陳紹定不辱使命。”
“恩帥,我們還要在汴梁待多久?”
童貫嗬嗬一笑,“用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