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的黃浦江畔,英國人已經建起十幾座浮動碼頭。
其中一座碼頭連著岸邊的兩層建築。建築采用土木結構,擁有很明顯的歐式風格,但是比較粗糙,很明顯隻是一棟臨時建築。
小樓的二層,顛地洋行老板蘭斯祿·顛地正在對手下一名洋人管事大發雷霆。
“廢物,那些粵人通譯竟然聽不懂當地人的方言,那我要他們有什麼用?”
管事詹姆斯滿頭大汗,這個老板可不是好相與的人。
“老板,要不我們從粵地運一批苦力過來。”詹姆斯建議道。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我們顛地洋行的大樓必須第一個建起來,怡和洋行都走到咱們前麵去了,就連米國佬都來了。你讓我等?”
顛地衝著他甩了甩手道,“你現在就去找,花多大代價都行,必須找到一個會英文的當地人。要不然你就給我滾蛋。”
詹姆斯如蒙大赦,迅速逃出老板的辦公室,路過走廊時,差點撞上一個穿著粉色長裙的少女。
“啊,對不起,小姐。”詹姆斯連連道歉。
“沒關係。”女孩瞥了他一眼,繼續向前走去。
錯開之時,詹姆斯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這位小姐。
這小姑娘出生在港島,是顛地的混血私生女,不過十幾歲,卻已經身材高挑,氣質高雅,擁有一雙藍眼睛和烏黑的秀發,絕美的容顏讓人過目不忘。
女孩的母親是個華人,她從小就異常聰明,深受顛地的喜愛。
珍妮走進顛地的辦公室,抱著父親的胳膊嬌聲道:“爹地,您怎麼又發火了,不就是通譯嗎?女兒已經學會了當地方言,要不讓女兒去?”
顛地的臉色稍緩,不過卻搖了搖頭道:“怎麼能讓你跟那些苦力在一起。放心吧,爹地會找到人的。”
他將煙鬥放在桌子上敲了敲繼續道:“你以為爹地隻要找個通譯嗎?長江沿岸才是清國的精華,這裡盛產茶葉和絲綢,人口稠密,以後這裡將是所有洋行的商業重心,沒有幫手可不行。”
……
另外一邊,陳林帶著弟妹來到屋後的小漁船上。
“哥,咱們去捕魚嗎?”陳根興奮地問道。
陳林點點頭道:“嗯,今天咱們一定能捕到大魚,到時候哥做烤魚給你們吃。”
“好耶,好耶,有魚吃嘍。”苗苗興奮地拍起小手。
三個孩子生疏地將漁網撒到洋涇浜中。
半天過去了,連一根小蝦米都沒有捕到。
陳林歎了一口氣。
陳根和陳苗也都是一臉沮喪。
河麵上的冷風將三個孩子的臉吹得通紅。
他們應該已經一天多時間沒吃東西了。
陳林勒緊腰帶,一咬牙向下遊的洋涇鎮劃去。
他不是沒想過到黃浦江邊的洋人那裡討生活。但是他心中本能地有些排斥。
人家穿越了都是成了堂堂正正的大英雄,自己可不想去給洋人做走狗,被人罵做二鬼子。
前世自己就被老白男坑了,看到洋人就厭惡,去洋人那裡討生活?不去,死都不去。
洋涇鎮位於浦東,乃是洋涇浜與黃浦江的交彙處,與現在的英租界一河之隔。
開阜之後,大量江浙商人聚集在這裡,洋人也將這裡當做臨時落腳地,讓洋涇鎮變得異常的熱鬨。
陳林來這裡,準備將家傳的小船給賣掉。有了錢之後,他們兄妹三人就能暫時渡過難關。
他也有時間想想如何將腦子裡的化學知識變現。
臨河的街道非常繁華,偶爾可見歐式小樓,玻璃窗反射著落日餘暉,牆麵爬著深色木架。
這裡儼然成了英租界建立前的臨時外灘,喧囂與上遊荒蕪判若兩地。
街邊的小吃攤位支著火爐,熱氣“咕嘟”往上冒,肉香麵香勾得人更餓。
陳林將家中僅剩的三個銅板,緊緊攥在手心。
兄妹三人踩著吱呀木板上岸,鞋底泥水在石板路留下濕痕。
“哥,我想吃這個。”苗苗停在小籠包攤位前,一步也不想挪。
攤主滿臉油光,飛快捏著包子褶,扯開嗓子吆喝:“正宗南翔小籠包!熱騰騰鮮肉包,皮薄餡多湯水足嘞——”
“老板,包子怎麼賣?”陳林往前挪半步,聲音帶著心虛,卻努力挺直腰板。
攤主抬眼瞧見三個衣衫襤褸的孩子,臉上立刻堆起嫌惡,揮手像趕蒼蠅:“走走走!去彆處要飯,彆礙我做生意!”
陳林皺眉,攥著銅板的手更緊:“你怎麼做生意的?我問價錢,又不是跟你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