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決戰二)國王隨從團與戰前動員
肖明看著陷入激烈爭論的維京貴族們,不知道為何他們全會這麼有信心的一致認為,維京戰士可以以少勝多,以一敵二。難道曆次戰爭的實踐,已經讓他們對這樣的戰力比達成了共識。
這些人隻是在喋喋不休的,為了他這個新晉狂戰士而爭執,卻沒有一個人提出抱怨,要求增加一點手下的兵力。
.
威塞克斯王國的埃塞爾國王端坐在戰馬上,此時也在思考類似的問題。
埃塞爾國王幼年即位,立誌成為一代明君,他幾乎已經達成了自己的誌向。
威塞克斯王國在他多年的帶領下,開疆拓土,打敗和兼並了不下十個小公國。已成為英格蘭大地上近百個小王國中的佼佼者。現在他還成為了這個抵抗北方人入侵的三王國聯盟的盟主。
他麾下的威塞克斯王國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猛善戰。
許多鄰國的軍隊在與威塞克斯軍隊作戰時都是一觸即潰。
可麵對渡海而來的維京人,埃塞爾國王卻發現自己如果沒有近兩倍的兵力就無法輕易的拿下對方。
究其原因,正如他的隨從團內的軍官,老兵們集體分析的:我們的士兵一般隻是為了宗教,義理,榮譽,金錢,生存而戰。
而維京人則是能為了英勇的戰死而戰。個個視死如歸。這完全是兩種世界觀的碰撞。
戰力自然會天差地彆。
就在昨夜國王埃塞爾還訓斥了他隨從團的情報主管瑞恩爵士和顧問學者老約克。
這個隨從團製是國王埃塞爾效仿他所崇拜的曆史上那些偉大帝王,統帥們所有的類似架構而設置的。
像偉大的凱撒,查理曼大帝等都有隨從團這一類的人才隊伍為其統治和作戰效力。
其中包括各種人才,各種顧問,諸如:學者,老兵,軍官,詩人,妓女,交際花,神箭手,力士,死士,見習軍官,僧侶,醫生,刺客等等五花八門。
埃塞爾國王發現這些確實能夠大幅增加他王國的實力和有利於他對王國,對軍隊的了解和控製。
其實這些在世界各國也都有類似的組織。
像默罕默德的隨侍信徒,天朝戰國四公子的門客,日本戰國大名身邊侍奉的赤衣母眾,烏衣母眾,忍者眾,劍客,相撲力士,藝伎,茶道僧等等。
埃塞爾國王訓斥情報主管瑞恩爵士,是因為他提供了相當錯誤的情報。
瑞恩爵士先前向國王報告,維京人有一隻強大的分隊在諾森布裡亞王國登陸。
他們接連在約克郡的海灘,林間大營,連戰連勝消滅了諾森布裡亞王國留守的主力近800餘人。
隨之這隻維京人的偏師又一路劫掠了老斯坦福鎮,在聖約翰修道院消滅了精銳的麥吉亞宮廷衛隊,還差點俘虜了麥吉亞女王。
他們的位置已經相當臨近威塞克斯的邊境,估計是想從側翼襲擊三國盟軍戰線…。
埃塞爾國王是一個英明果決的君主,立刻決定與諾森布裡亞軍一起連夜行軍,先趕去消滅掉這一隱藏在側翼的危脅。
這一決定受到早已歸心似箭的諾森布裡亞艾倫國王的強烈讚成。
國內接二連三的噩耗,早就讓艾倫國王坐臥不安,急切的想引軍回國了。
結果半路他們遇上了從修道院逃出來的修士,得知修道院內的敵軍隻是幾十個維京人而已。
己方兩國大軍這番長途奔襲,還放棄了在肯特郡預設好的決戰戰場的舉動,簡直變成了笑料一般。
為了避免軍中得知詳情後,士氣下降,埃塞爾國王下令隔離拘禁了逃回的修士。
全軍繼續朝修道院前進。
一方麵要繼續完成既定戰略目標,保持士氣。
另一方麵埃塞爾國王早就垂涎聖約翰修道院珍藏的聖徒聖約翰的手骨多年。
那可是傳說中,統一英格蘭的賢王必須要得到的幾件聖物之一啊!
.
而埃塞爾國王訓斥隨從團的另一位軍事顧問,學者約克。則是因為他昨夜不斷建議要立刻趁夜襲擊剛剛趕到的維京大軍營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