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南編出來的魚籠就好像一個放大版的棒槌,兩頭小,中間粗,足有一米多長,非常笨重。
這也沒辦法。
時間有限,他沒那麼多功夫去把竹篾切薄,從竹子上射出來啥樣就是啥樣。
唯一花功夫的就是魚籠入口處,每根倒刺都被他削的特彆薄,特彆有韌性,這樣漳河裡的大小魚蝦才能順利遊進魚籠而出不去。
媳婦兒夏洛雪坐在一旁邊摘菜邊看陳偉南編魚籠,有時候還會插上兩句話,問一問為啥魚蝦進了魚籠就出不來了……
“成了……媳婦兒……”
經過連續三個晚上努力,第一個魚籠終於編好了。
看著外形有點兒醜陋的魚籠,陳偉南心裡還是非常滿意的。
隻要能抓住魚蝦,醜一點兒就醜一點。
“媳婦兒,今晚咱們就去試一下,用中午殺魚剩下的內臟當魚餌。”
說完陳偉南就在家裡翻箱倒櫃找了根繩子,綁住魚籠,再找了個裝糠的麻袋套住魚籠,往肩膀上一扛,拿起裝有魚內臟的陶碗就直奔河邊。
到了每次釣魚的地方後陳偉南並沒有停下來,繼續往靠近山裡的河段走。
“偉南……”跟在身邊的夏洛寒滿臉不解反問。
“你釣魚的時候不是說這裡魚多嗎?怎麼不把魚籠扔在這裡…”
“不一樣!”陳偉南搖頭回答。
“釣魚釣的是大魚,我背上的魚籠隻能抓到小魚小蝦,超過一斤重的大鯽魚都很難抓到。”
“這個地方沒啥水草蘆葦,適合釣大魚,但沒地方藏小魚小蝦!”
“而且咱們用魚籠抓魚的事兒最好彆讓其他人知道,雖然沒有拿出去賣,但河裡的魚畢竟是大隊資產。”
“平時搞兩條開開葷誰也不會說什麼,要是讓一些不對付的人知道我們用魚籠在河裡捕魚,隨時可能扣過來一頂挖社會主義牆角的帽子。”
“直接把魚籠往山裡麵下,有水蘆葦跟灌木叢擋著,加上那裡基本沒人去,外人也就發現不了!”
“每天趕早來取一次就行了。”
夏洛寒對自己老公再次升起一絲刮目相看,沒想到他不僅懂得多,而且還這麼謹慎。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句話看來是有道理的。
陳偉南雖然沒讀過啥書,但從十幾歲開始就在外麵廝混,公社,鎮子上,縣城……幾乎每個地方都去過,對比大隊裡的其他人,絕對可以用見多識廣來形容。
也許眼前的捕魚技術就是他在外麵見多了,自然也就會了!
緊緊跟在陳偉南身後,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沿著雜草叢生的河道往山裡走了整整十分鐘後,兩人停在一片河邊到處都是蘆葦的地方。
充當魚餌的內臟扔進魚籠,用繩子綁好專門清理魚獲的口子,繩子另一頭綁在河邊一個樹樁上,用力把魚籠拋進挨著蘆葦的河麵。
很快魚籠就沉入河底,消失在兩人視野。
完了後陳偉南似乎還不放心,又找了一些茅草將綁了繩子的樹樁給蓋住,這才帶著媳婦兒回到老宅,一起做飯。
陳偉南對自己做出來的魚籠非常有信心,直接一口氣把中午釣起來的幾條大魚全殺了,加上豆腐跟白菜,繼續做鐵鍋燉。
說實話,在這種缺少調味品,而且少油的年代,哪怕陳偉南自認為自己手藝很好,鐵鍋燉的味道也隻能達到後世七八成水準。
連續吃了好幾天鐵鍋燉,陳偉南自己都快吃膩了。
但目前的家裡隻能吃得起鐵鍋燉,就算陳偉南想吃肉也沒渠道去購買。
再加上爹娘,媳婦兒,兩個妹妹……每次吃鐵鍋燉時不僅沒有吃膩,反而露出一副非常享受的表情,陳偉南隻能硬著頭皮跟他們一起吃。
接下來的搶收自己還要花大力士,吃燉魚是補充蛋白跟油水的唯一途徑,哪怕覺得不好吃,他也要強迫自己吃上兩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