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潮來得快,去的也快。
本以為生產隊五十多戶社員超過八成會為了多養雞而分家。
結果兩天過去了,隻有包括陳偉南家在內的十一戶社員在生產隊見證下選擇分家。
其他社員都因為各種顧慮而放棄分家。
但這都不是陳偉南該關心的事兒。
今天一大早,大舅,二舅,還有幾個堂哥,堂弟,就帶著鋤頭,鐵鍬出現在家門口。
加上陳偉南跟老爹,總共八個壯勞力,一起伺候家裡的自留地。
翻地挖坑,把從家中糞坑裡挑來的糞水澆在溝坑裡當底肥,再把切成塊狀的洋芋丟在坑裡,蓋上一層鬆散的泥土,一株洋芋就種好了。
陳偉南力氣最大,跟兩個堂哥在自留地跟老宅之間來回挑糞水。
三個長輩負責翻地跟挖坑,兩個堂弟輪流種洋芋跟覆土。
八個壯勞力就好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僅一天就耕種完半畝地的洋芋。
…………
大伯陳建國雖然打心眼裡瞧不起陳建軍父子。
但有一點他不得不承認:陳建軍父子在種田跟掙錢方麵的能力非常強。
為了讓家裡今年要養的兩頭豬有吃的,他決定盯著陳建軍家。
他們種洋芋自家就跟著種洋芋,他們澆地自家也跟著澆地,不信養不出兩頭兩三百斤的大肥豬。
得知今天陳建軍家開始種洋芋的消息後,陳建國大手一揮,直接放棄上工,全家老小一齊趕到自家自留地翻地。
對比一下子就來了。
陳偉南家八個壯勞力一起做事兒,中間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不帶歇的。
一天就種完半畝地的洋芋。
反觀大伯陳建國一家,磨磨蹭蹭,乾半個多小時後就要坐田埂上休息一二十分鐘。
中間不是回家上廁所就是喝水,一天忙活下來,連兩分地的洋芋都沒種完。
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種的洋芋沒有澆底肥。
按照政策,家裡的豬糞都是生產隊的。
沒有肥料,生產隊那些良田全都要靠豬糞來增肥。
而土地的肥力又很有限,要是沒有底肥,自留地產出的糧食肯定非常有限。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陳偉南隻能把主意打到糞水上。
豬圈後麵挖了一個糞坑,乾的豬糞送到生產隊換工分,糞水攢在糞坑裡發酵,作為自家自留地的底肥來澆地。
除此以外,陳偉南還在自留地周圍挖了一些發酵池。
爛菜葉子,蘿卜葉子,剁碎以後埋在發酵池進行發酵。
沒事兒的時候娘還回去旁邊林子裡搜集一些爛樹葉扔在發酵池進行發酵。
三個月以後,這些爛菜葉子跟爛樹葉就會變成有機肥料。
雖然比不過後世化學廢料,但肯定比不用廢料要強,還能改善自留地土壤。
兩天時間,自家一畝多的自留地就全部種上洋芋。
陳偉南第三天就跟老爹帶著工具趕往大舅家繼續種洋芋。
媳婦兒跟老娘則去生產隊上工。
雖然現在掙的工分不多,兩個人一天隻能掙十個工分,還沒農忙時期陳偉南一個人掙的工分多,但勝在清閒。
在媳婦兒跟老娘看來,這些工分就跟白撿似的,不要白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