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南說得對。”陳偉南話剛說完周圍就響起一片附和聲。
“姓譚的是主家,要威脅也是他威脅陳偉南。”
“而且公社又不止陳偉南一個接宴席的。”
“我要是家裡辦喜事兒,廚子威脅我多要錢,而且還沒有任何理由,我肯定立刻就把廚子給換了。”
張書記跟著接話,不過這句話更像是對公社領導說得:“無緣無故……”
“誰問我要錢我都不會給。”
“除非他寫欠條,而且還是我相信的人,否則我憑什麼給他錢。”
“兩塊可不是小錢,去糧站都能買二十斤稻穀……”
看周圍鄰居一邊倒的選擇相信陳偉南,沒一個人相信自己,甚至還站出來聲討自己。
陳建國知道自己今天告倒陳偉南的計劃又失敗了,甚至還有可能被陳偉南倒打一耙,反過來告自己汙蔑。
整個人立刻變得緊張起來,額頭上掛滿冷汗。
很小心看了一眼身旁的公社領導。
見他滿臉凝重,一雙眼睛通紅通紅的,就好像能噴火,心裡更緊張了。
趕緊解釋:“領導……”
“我也是受害者。”
“聽姓譚的說陳偉南借買肉多收了他兩塊錢,非常生氣,這才跟他一起跑到公社告陳偉南投機倒把。”
“我這完全是為了公社好。”
“擔心陳偉南投機倒把影響到我們公社名聲,一衝動才跟姓譚的一起去公社告陳偉南。”
“要怪就怪姓譚的。”
“如果不是他汙蔑陳偉南,欺騙我們,我就不會去告陳偉南。”
“您要怪就怪他。”
“都是姓譚的錯,跟我沒有一點兒關係。”
姓譚的沒想到陳建國這麼不要臉,張嘴就把自己給賣了,還把所有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推。
如果公社領導真信了陳建國的話,認為自己是“汙蔑”陳偉南的主謀,肯定不會有啥好結果。
當場反駁:“領導……”
“你彆聽陳建國胡說八道。”
“整件事兒從頭到尾都是他謀劃的。”
“我家的滿月宴剛辦完,他兒子陳偉東主動找到我,說讓我跟他一起去舉報陳偉南。”
“我兒子也在公社幫彆人做席,雖然不是主廚,隻是個幫廚,但一年下來靠做席也能掙不少錢。”
“自從陳偉南開始在公社做席後,我兒子的收入就少了不少。”
“為了給兒子出氣,讓他今後做席可以多掙點兒錢,我就同意跟陳建國一起去公社舉報陳偉南。”
“領導……”
“這一切都是陳建國唆使的,我也是被利用的,請您明察秋毫。”
“你胡說……”陳建國生怕公社領導扣自己一頂主謀的帽子,馬上反駁。
“明明你是主謀……”
“我聽說你有陳偉南投機倒把罪證,才跟你一起去公社舉報的,領導您不要聽他汙蔑我。”
大難臨頭各自飛。
姓譚的敢以滿月宴為誘餌算計陳偉南,說明他也是個精於算計的人,怎麼可能任憑陳建國往自己頭上扣帽子。
再次反駁:“領導……”
“陳建國在胡說八道,明明是他主動找的我。”
“我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