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兒子被罵,雖然也知道現在家裡有些青黃不接,但一想到大家這段時間確實很累,而且秋糧也馬上要下來了,忍著心疼道:“孩子他媽……”
“搶收期間還是要吃好點兒。”
“這樣……”
“明天我給你拿五塊錢……”
“去公社買點兒豬肉回來給大家補補……”
“再去生產隊轉轉,秋糧馬上就要下來了,肯定有人家裡糧食沒吃完,隻要價格合適,幾十斤應該能買到。”
看自家男人竟然舍得拿五塊的巨款出來讓自己買肉,買米,大伯母震驚之餘並沒有立刻接話,而是一臉擔憂提醒:“老頭子……”
“為了家裡的兩頭豬……”
“我沒去上工就算了……家裡的糧食也都被換成苞穀喂了豬,搞得我們現在連稻穀都要花錢買,最後真能掙錢嗎?”
陳建國現在已經被逼上了梁山,退無可退,隻能把翻盤希望全都寄托在家裡兩頭豬身上。
看著自己媳婦兒很認真回答:“肯定能掙錢……”
“隻要年前把兩頭豬養到一百六七十斤,咱們就能掙錢,而且還是掙大錢。”
大伯母想了一下回答:“行……”
“隻要你自己心裡有底兒,我都聽你的。”
…………
對陳偉南而言,秋收是他最喜歡的季節。
因為隻有到了這時候,他一身的力氣才有了可用之處。
每天從早忙到晚,看著家裡蹭蹭往上漲的工分,滿足的同時,感覺日子也過得特彆快。
瞎玩功夫,一個多月的秋收就結束了。
隨著地裡的稻穀跟苞穀陸續曬乾歸倉,生產隊也迎來了一年一度最熱鬨的日子:分糧。
一大早生產隊隊部就熱鬨起來。
生產隊七十多戶人家,扶老攜幼,臉上無一例外都掛著笑容,幾個人聚在一起,互相討論今年自家可以分多少稻穀,多少苞穀。
陳偉南帶著爹娘,媳婦兒,幾個小家夥趕到隊部時,幾乎碰到的所有社員都主動跟他打招呼。
自從生產隊各個社員開始大量喂豬後,老娘跟媳婦兒就成了生產隊風流人物。
大媳婦兒,小媳婦兒……全都去找他們套近乎,想要從他們口裡知道怎麼喂豬才能讓豬長得更加壯實,更肥。
除了骨粉跟魚粉的秘密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法兒泄露出去,其他養豬的辦法他們幾乎知無不言。
據說生產隊其他年豬跟任務豬中間,最大的那一頭已經長到一百斤出頭。
隻要接下來幾個月不發生意外,年前增重到兩百斤都沒問題。
雖然比不上陳偉南家吃了骨粉跟魚粉的幾頭豬,但對於之前連一百三四十斤重大肥豬都沒養過的社員來說,這絕對是意外驚喜。
在好多社員看來,家裡的任務豬跟年豬能長那麼好,陳偉南一家子功不可沒。
要是沒有他們的指點,教他們怎麼配比豬食,他們就不可能知道養豬這個財路,仍跟以前一樣天天在地裡刨食。
這些人發自內心感激陳偉南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