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也靠養豬掙了一百來塊錢。”大伯掙紮著回答,堅決不承認自己讓家裡養兩頭豬的決策是錯誤的。
陳偉東繼續解釋……
“爹……”
“為了養豬,我們不僅在生產隊少掙了五六百工分……”
“還給他們吃了一千多斤苞穀。”
“開春剛買豬時,我們用稻穀先後換了五百多斤苞穀喂豬。”
“秋收以後,生產隊分給我們的兩百多斤苞穀,獎勵我們的四百多斤苞穀……也都全部喂了豬。”
“兩頭豬前前後後加起來最少吃了一千兩百斤苞穀,合六十塊錢……這是我們養豬的實打實成本,這個你不能不算進去。”
大伯沉默了。
但還是在半分鐘後堅持道:“那我們也掙了四十多塊……”
“我們往年在生產隊乾上一年也隻能分五六十塊錢,都快趕得上生產隊分紅了。”
陳偉東並沒有因為大伯這句話而停下來,繼續開口:“爹……”
“還有幾筆賬你沒有算……”
“如果不是為了養豬,家裡的自留地最少也能種一季苞穀,賣了以後最少也能掙二十塊錢。”
“當初買年豬時還花了十多塊錢,你不能不算。”
“如果家裡沒有喂兩頭豬,年前幾個月完全可以讓媽去上工,你跟我進山砍柴燒炭,還能多掙幾塊錢。”
“說不定家裡沒有這兩頭豬,平時我們在生產隊還能多掙一些工分,那也是錢……”
“這麼一算,相當於我們辛辛苦苦喂了一年的豬都白喂了。”
“力氣花了,心操了,但卻沒掙到錢,甚至還倒貼不少錢進去。”
“有這個閒工夫,還不如多上工掙點兒工分劃算。”
聽完兒子掰著手指算出來的賬,大伯僅有的一點兒堅持也沒了,最後隻能長歎一口氣回答:“既然你覺得喂豬不劃算,那咱家明年就不喂豬了。”
相對於大伯一家,生產隊其他喂了兩頭豬的社員全都喜笑顏開,心情非常高興。
這些社員踏實肯乾,隻要能掙錢,再累的活他們都願意乾。
絲毫沒有因為家裡養兩頭豬而影響到掙工分。
不僅如此,他們還因為兩頭豬的豬糞給家裡多帶來一兩百工分。
因為伺候的好,大伯家兩頭豬因為沒吃的,不肯長,甚至還有點兒變瘦時,人家喂的任務豬跟年豬都在蹭蹭往上長。
整個生產隊百開頭任務豬跟年豬,除了大伯一家的兩頭豬低於一百五十斤,其他任務豬跟年豬的重量全都高於一百五十斤。
不對……
應該是高於一百八十斤,連低於一百八十斤的任務豬跟年豬都沒有幾頭。
這就意味著他們上交的任務豬基本都被評為二級豬,甚至還有十多頭任務豬被評為一級豬。
加上賣年豬掙的錢,基本每家每戶的毛收入都在兩百五十塊以上,比大伯家多了上百塊。
減掉百來塊的成本,純賺一百多塊錢,比往年生產隊兩年的分紅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