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南回到家就給大家做了一陶盆香噴噴的豬下水火鍋。
剛吃完一半老爹就忍不住問:“書記跟隊長找你乾啥子?”
“你這幾天又沒上工,我想不到他們能有啥事兒找你?”
老爹話一出口,媳婦兒跟老媽就如同商量好似的,一齊把目光聚焦到陳偉南身上。
“兩個人胃口變大了憋……還能有啥事兒?”陳偉南搖頭回答。
“去年生產隊成立燒炭隊……”
“給每一戶社員都增加了六七十塊錢收入。”
“張叔跟陳叔覺得我辦法多……讓我想想還有沒有其他渠道可以增加生產隊社員收入?”
老爹一雙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
去年家裡收入的大頭來自四頭任務豬跟年豬,這裡麵幾乎都是媳婦兒跟兒媳婦兒的功勞。
老爹參與的兩個掙錢事情分彆是燒炭跟掙工分。加起來掙到的錢還不如老娘養大一頭豬來得實在。
為了讓家人看到自己在家裡的作用,最好辦法就是給家裡多掙錢。
可是他除了一身力氣,沒有其他任何掙錢的技術跟手段。
生產隊能讓他賣力氣掙錢的途徑也就燒炭跟上工。
要是生產隊有了其他掙錢辦法,他一身的力氣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就能給家裡掙到更多的錢。
想到這兒,老爹就跟打了雞血似的,趕緊問:“那你有沒有給生產隊想到其他掙錢辦法。”
“想到兩個。”陳偉南很爽快回答。
“上半年有三四個月農閒,可以讓燒炭隊繼續燒炭。”
“雖然縣城物資局這幾個月不收木炭,但我們可以存起來,等秋收以後再送到物資局換成錢。”
“另一個辦法是成立養豬隊……”
“生產隊召集閒著的壯勞力給養豬隊開墾一二十畝自留地,幫他們種紅薯,種洋芋……”
“跟燒炭隊一樣,折算成專門的工分。”
“年前扣掉五頭任務豬跟五頭年豬以後,剩下的任務豬跟年豬全部送到收購站換成錢,再根據養豬隊記錄的工分數量分給生產隊社員。”
“除了幫養豬隊墾荒,種洋芋,種紅薯,收洋芋,收紅薯可以換工分以外,還可以給養豬隊送豬草換工分。”
“比方說一背簍豬草換一個工分……”
“不過這些都是我猜的,具體怎麼個換發張叔跟陳叔還在商量,頂多兩三天就會公布。”
聽完陳偉南介紹,老爹絕對是最高興的。
在他眼裡,燒炭絕對是最喜歡做的事兒。
不僅掙錢多,還不怎麼辛苦。
但他又不想放棄養豬隊的收入,馬上問:“兒子……”
“生產隊開始燒炭以後,我跟你媳婦兒都要去燒炭隊乾活。”
“你媽還要去生產隊上工……”
“你又要去外麵做席……”
“那咱家不是沒人去養豬隊掙錢了?”
“你能不能想個法子,讓咱們家既能去燒炭隊掙錢,又能去養豬隊掙錢……”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