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兒不用你做什麼?”張書記搖頭回答。
“我前兩天去公社開會聽到一個消息:上麵打算趁農閒在漳河上遊修一座大水庫,免得將來天乾地裡沒水用。”
“整個公社所有社員,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
“咱們生產隊總共有七十二個戶頭,按公社要求需要出三十六個壯勞力,兩千一百六十斤大米。”
“出了壯勞力就不用出大米,不出大米的社員每戶出六十斤大米,大約乾兩個月時間。”
“咱們生產隊有了燒炭隊以後,壯勞力肯定都想留在家裡砍柴燒炭,算下來一天最起碼也有七八毛收入,減掉一斤大米也還有六毛多的收入。”
“哪怕留在生產隊上工,農閒期間工分不高,忙活一天下來,減掉上交的一斤大米也能剩個兩毛多錢。”
“對陳偉南來說,留在家裡的收入更高。”
“既可以去外麵接席掙錢,又能進山砍柴給燒炭隊交任務,一天下來最少能掙一塊五,甚至兩塊錢。”
“到時候把他的名字報上去,這兩塊錢的收入就沒了……”
“兩個月加起來陳偉南最少損失一百二十塊錢。”
隻要是能讓陳偉南吃癟的事兒張二寶都高興,馬上接話:“這個好。”
“陳偉南不是能掙錢嗎?那就不給他掙錢的機會……”
張二寶老爹突然開口:“老二……”
“你剛才也說了:生產隊七十二戶社員隻需要出三十六個壯勞力……萬一陳偉南不想去乾活,寧願出糧食怎麼辦?”
張書記很自信回答:“那就由不得他了。”
“他是咱們生產隊這兩年公認力氣最大,最肯吃苦的年輕人。”
“咱們選出來的三十六個勞動力可是代表我們生產隊去公社做貢獻,我們生產隊的榮譽都在他們身上,肯定要選力氣最大的人過去。”
“陳偉南首當其衝……”
“彆人都可以不去,唯獨他必須過去。”
說到這兒,張書記突然把目光聚焦到自己侄兒身上,繼續開口:“為了不給彆人說閒話的機會,二寶你也去……”
“現在是農閒期間,生產隊沒啥活,每家每戶一天最多安排一個人去生產隊上工,大哥跟嫂子兩個人留在家裡就夠了,一個負責上工,一個照顧家裡,順便喂喂豬。”
“燒炭隊雖然有活兒乾,但你家的活兒不重,完全可以讓你弟去燒炭隊頂班。”
“你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去水庫工地上混日子,不僅能賺一頓飯吃,還讓陳偉南找不到拒絕理由。”
“你是我親侄子,你都主動請纓去公社幫忙修水庫,陳偉南憑什麼拒絕……”
張二寶腦子飛速運轉,很快就想明白自己二叔的厲害之處。
自己家裡有人,留在生產隊也不能給家裡增加收入,那還不如去公社修水庫,給家裡省一頓飯。
至於修水庫太累,那是對其他人而言,他不存在這個問題。
畢竟他的親叔叔是生產隊書記,隻要不偷懶太過分,彆人也不會說什麼。
相對而言,陳偉南的損失就大了。
去修水庫後,宴席肯定是接不了了。